第29部分 (第3/5页)

处理这样的‘一个令有头痛的案子’”?

说周明的案子是头痛的,小莉是有一定依据的:他之所以被抓进群专部,罪名有三,一是因为他在召开三忠于大会时,主席台上有领呼“祝林副主席身体健康,永远健康!”时他低头看报,没有举手。二是因为他在由贾X主持的批判会上,有人指责那些走资派一惯“只抓生产,不问政治”,是反动透顶的坏人时,他即在台下讥讽了两句,“下这样定论的人未毕就是浑身发亮的马克思主义革命家”。三是因为他知道那个贾X在*初期曾利用武斗的混乱,亲自将一个老干部(当然也是挂了走资派名的)以关怀为名,投毒致死,而他又居然冒天下之大不违,在县革委成立前夕,以写信的形式向上控告,不料这封信落到了贾X的顶头上司手中,于是一项“诬告革命造反派,为服毒自杀、自绝于党和人民的走资派翻案”的罪名落到了他头上。三者合一,将他划为现行反革命分子,对他实行了群众专政。尽管有人对此案反对提出异议,但他还是成为全县在押审查的重点人犯。可是从调查的结果来看,他自幼出生在一个家境贫穷的人民教师家里,*前是一个优秀的共青团员,对待教育事业忠心耿耿,从未犯过任何政治思想性的错误。只是在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他对许多新鲜事情看不惯,特别是对贾X所*纵的那个群众组织的作为很反感,加上他对贾X的继续揭发,于是便接二连三地惹来了横祸。单凭以上的问题来讲,根据中央有关指示来看,似乎一时还难在定罪,更何况县革委内部,还有分歧看法,所以要长期关押或移交给县公检法军管会立案就更困难。更可恼和不幸的是,事情如今已成僵局,竟有人又说她对周明的案子态度暧昧,再加之有人竟然讲这是领导和同志们对她进行考验,这叫她如何回避这矛盾才好啊……

“周明不是罪犯,至少也算有严重错误,对他进行审理大方向不会错!”这是她内心的结论。

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她和两位同事交换了一个眼色后,立即向站在门口执勤的四个管理人员下达了命令:

“提周明!”

少顷,周明出现在门口了。

按实际年龄讲,他今年最多不过二十五岁,但是由于精神的折磨的近一年的关押,他显然瘦了许多,脸色苍白得可怕。他穿的灰布衣上留下了斑斑的血迹,头发老长老长,如果不是那一抹明显的黑胡须摆在鼻唇之间,人们倒真要怀疑他是不是一个男人了。要谈唯一未变的倒是他那对明亮好看的大眼睛,它依旧那么有神,那么自信,那么放光,似乎是两颗嵌在夜空中晶亮的星星……

以上,这是朱小莉离别老师三年来获得的第一次形象。

看见他,她怔住了,心里不由一阵辛酸,不知是由于是同情,或者还是念师生旧情,她竟停了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开始审讯。

审讯颇有点反常,是这样开头的:

“周明,你知道今天是谁来审问你吗?”

“新的……”周明刚一张口,却又将双唇闭了起来,在以往,他往往挺胸昂首,据理申辩,使那些老的和少的审讯人员成了他的手下败将。然而今天他感到奇怪了,初进屋时将头偏向一边,等待着那打官腔(讯问姓名、年龄、出身、籍贯、犯罪的主要事实)常规讯问,但此刻不同往常,近乎奇怪,而且主审人的声音他好熟悉啊——她清脆、稚嫩、动听,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来讲听起来还颇为愤怒的,但略一思索,也不难觉察这之中有隐衷之情。

“周明,回过头来!你听见了我的问话了吗?”

“你……”周明猛地回过头来,目视着他的主审人一眼,好像从根本上怀疑她似的,便不更说话了。

“不认识了?”朱小莉的态度是冷冰冰的:“我过去是你的学生,现在是你的主审人,你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