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部分 (第3/4页)
供不应求,经常卖断货。莫钟玉也有商铺经营玻璃,听说那玻璃工场的老板竟然是莫钟书,就想借着亲兄弟的情分把货源稳定下来,最好能把进货价也往下再压些。
这事可不是莫钟书能说了算的。
这玻璃工场是吕熠出资出人搞起来的,由他派来的亲信全权管理。虽然衙门那登记的场主是莫钟书,但莫钟书平时对工场的经营运作一句不问,就连那一成的红利也是他们送多少来他就收多少,只有工场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时,他才过去转一圈儿出出主意,是否采用这些建议都要吕熠最后定夺。
莫钟书一听莫钟玉的来意,就让个小厮把他送到工场大总管那儿去,随便他们怎么谈判。
去年莫钟书回澄州时,莫钟玉怕他伸手要钱要家产就故意躲着他,除了几个必要的场合才勉强短暂地见上一面。莫钟书心知肚明,也懒得去惹他。这回他来松江,莫钟书也运起了“躲字诀”,天天呆在外面不回家。
二柱和阿贵惊奇,五少爷何时会对什么人怕成这样?莫钟书笑而不答。他当然不怕莫钟玉,就算直接拒绝他的要求谅他也不能把自己怎么着,可这不是时机正好么?他正愁找不到理由出海去,莫钟玉就善解人意地找上门来了。
上个月,船坊交付了一条船,二柱已经筹备好一应货物,莫钟书在陆地上早已待烦了,便乘此机会“躲”出了海,让老太太和潘慧言对着莫钟玉抓狂去。
莫钟书走得很是得意,他只没料到,他的孩子已经悄然降临。一年多后他回到松江,看到包在襁褓中脸色红润的女儿,心中对妻子的愧疚就油然而生。
正文 第100章
莫钟书这一趟出海玩得过瘾,一直走到南非才回头。不过因为李小满和余春生已经被长期派驻在大食,船还未到,他们便已为船上的货物找好销路,又预备好要带走的货物,这样的安排,使得莫钟书每一站只需短暂停留三两天,当他重新踏上松江的土地上时,时间仅仅过去了一年五个月。
当他走进家门,听到婴儿啼哭的时候,才惊觉自己已经升级当了父亲。想到自己大意竟然没发现妻子已有身孕,一走就是一年半,让妻子独自经受从怀孕到生产的过程,他心中就有负罪感,便自动自觉地留在家里给八个月的女儿当奶爸,也因此和女儿培养出了深厚的感情。
莫钟书两辈子加起来五十出头了,才见着一个有自己血缘的孩子,想不宝贝着都不行,再加上那点补偿心理,就把女儿宠上了天去。结果就是女儿从此粘着老爹不放了,要是半天见不着父亲,一定会哭个惊天动地,眼泪多得能把花园里的花草都淹了,那个奶爸却还乐在其中。
潘慧言却因为自己生了个女儿,之前的怨气都扔到爪哇国去了,忐忑不安地等到丈夫回来,见他常常抱着女儿一张嘴笑得半天都合不拢,那颗悬在房梁上的心总算被收回了肚子里。
潘慧言放了心,想起她娘写来的信,就开始积极地劝说他把她的陪嫁丫鬟收房,莫钟书没睬她,她还着急上火。
莫钟书嗤笑,难怪有人说女人就是个既虚伪又贪心的物种,都是既想当那啥又想立牌坊的主,一边担心丈夫看上别的女人,一边又想得那大方贤惠的美名。他倒是很想顺着妻子的意思收两个小老婆,只为看看她会不会和别的女人那样哭闹撒泼。可是他不敢。三个女人一台戏,他家里已经有一个老太太,有一个老婆,现在又有了一个小女娃,如果再弄个小老婆进来,恐怕他的家将是天天锣鼓铙钹之音不绝,连吃顿安乐茶饭的清静都没了。
“给我暖床?说得好听,咱们成亲这许久了,还不一直都是我给你暖被窝?”莫钟书爱看书,习惯了吃过晚饭就窝在床上看书,到睡觉的时候被窝确实是被他捂得热乎了。
潘慧言听着丈夫把这风马牛不相及的两者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