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 (第2/3页)

“可以说,蓝色是一种原始的孤独色。”

森把视线伸长,望到遥远的海平线:“据说复活节岛原先也草木葱茏,物产丰饶。远古时一批海洋先民漂流过来,也想在那里自我密集和聚居,也想创建社会文明,结果却毁灭了。”

我:“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这真是一个谜。”

森:“依我看,就是因为那里的陆地延伸不够充足。”

我:“呵呵,把一种文明的毁灭归于陆地延伸不够充足?这有些荒唐。”

森:“不荒唐,你想想看,这座只有一百二十平方公里的小岛上,却残留有一千来座巨大的原始石像,从中可隐约窥见当时文明发展过于膨胀。”

我:“这种被当地人称为‘摩艾’的石像是用岛上的火山凝灰岩雕凿而成的,被先民们作为神来祭祀。”

森:“石头被雕琢成石像就不仅仅是石头了,还附上了社会意义。神祭祀作为意识形态是社会的上层建筑,处于社会结构的顶端,它的建设规模可揭示当时社会的经济基础。一千来座摩艾,揭示它的背后有一千的N倍的生存空间、人口数据、生产资料、消费资源等。这是一个弹丸小岛所能承载得起的吗?”

我恍然大悟:“哦!你这么分析啊!”

我们沉默了一会儿,静静地望着夕阳在海面慢慢沉落。我想起了唐朝诗人王维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而眼前这大海落日的景象比起王维的诗境更加凄艳绝伦。

一会儿,一座小岛出现在海域中,它看上去是那样荒凉,上面光秃秃的,花木稀少。这就是闻名遐迩的复活节岛。邮轮特意绕着复活节岛转了一圈,让游客大饱眼福。就在复活节岛的海边,矗立着一排苍凉的摩艾石像。它们造型怪异,表情多姿,或冷漠,或沉思,或惊讶,或孤傲。夕阳下沉,海浪澎湃,它们在大海落日的背景上构成一道无与伦比的古文明风景线。

复活节岛文明毁于孤独(2)

我突发奇想:“如果岛上矗立着的不是这些神秘莫测的巨大石像,而是一座座夏威夷式的酒店别墅,那么它就一点也不足为怪了。”

森:“呵呵。现在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地域文明已在跨国界跨民族的全球性文化融合中渐渐消失了个性。人们之所以热衷于去偏僻地方旅行,正因为那里还保持着地域文明的鲜明个性。”

我:“复活节岛文明除了个性鲜明外,还存在着亘古之谜:是谁建造了这些巨大石像?是谁创造了孤岛文明?他们又是怎样来到这里的?”

森:“人们曾经产生悲壮的猜想:在远古的远古,太平洋上曾经有一片大陆叫太平洲,产生过辉煌的人类文明;后来在一次地壳运动中太平洲沉没了,只有一丁点小岛还露在海面;复活节岛就是远古太平洲文明的最后遗存……可是海底钻探考察却发现,太平洋底从来没有大陆型地壳的岩石。”

我:“人们还曾经产生神奇的猜想,复活节岛文明是地外文明的遗存,外星人的遗作。”

森:“人们作出这样的猜想,首先是否定了另一种可能,也就是在没有科技的远古,南太平洋上那些相隔遥迢的岛屿之间是不可能有互相交往的。”

我:“是啊。即使到了1722年荷兰航海家雅可布·洛加文首次发现复活节岛,他也是驾驶着精心打造的远洋船队全副武装才来的。远古孑然一身的海洋先民,又怎么能跨越这茫茫海域进行交往呢?”

森:“但是他们恰恰忘了,人类的原始创生活动并不是在洛加文式的安全模式下进行的,相反大多是付出无数生命的代价,是在必然丧生的历险模式中找寻着偶然存活的机会。现代文明的发展已昭示了人类的潜在智慧是无法估量的,同样,人类的潜在体能也是无法估量的,但这种体能估量也许要逆向地朝着往昔追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