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部分 (第3/5页)

力和资历都够了,就是差像二十吨级钛合金生产线这么能让人眼前一亮的成就,而楚浩的出现,正好为他补上了临门一脚。

所以说,他怎么感谢楚浩都不过分。

“那我就直说了,我想让攀西钒钛钢铁研究所并入华磐特钢中,希望得到高所长的支持。”楚浩说道。

楚浩想了,合并研究所的事情,本来几率就不大,但是如果能够得到高所长的支持,那就容易多了。

而且太祖也说过,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对象,这才是走向成功的致命法宝。

毕竟两家单位都有合并的欲望,上级领导多少也要考虑下,下面群众的呼声。

高所长愣住了,他怎么都没有想到,楚浩竟然替了这么一个条件,居然想要把研究所给吞掉。

这就跟本来要把家里最好的东西拿出来款待恩人,结果恩人却是准备连房子都给端走,这种落差,高所长一时间着实不知道该怎么办。

第二百七十三章 充满诱惑力的条件

深吸一口气,高所长面楼难色,缓缓说道:“攀西钒钛钢铁研究所是国家级研究所,想要并入华磐特钢这样一家私企,恐怕政策不会允许,而且我怕职工们的意见会比较大。”

从摔不碎的铁饭碗变成了一碰就碎的瓷饭碗,这个谁能愿意,九十年代的下岗潮,大家都刚经历过,下岗后究竟有多么凄惨,大家更是清楚得的很。

“华磐特钢有一部分股份是国家的,如果争取争取的话,是有资格兼并研究所的。如果研究所同意的话,我想有很大可能是可以并入到华磐特钢的。”

高所长身躯微微一震,他没想到华磐特钢居然有国家的股份在里面,不过转念一想,也就了然了,像华磐特钢这样的企业,跟军工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国家在里面没有股份的话,那才叫奇怪。

这样的话就能解释的通,为什么华磐特钢要研究钛合金生产线,他们攀西钒钛钢铁研究所,堂堂国家级研究所就要配合楚浩,并且国家还给楚浩拨了一千万科研经费的原因。

而且他也相信,如果研究所同意,上级部门是有可能同意研究所并入华磐特钢的。

可关键问题是,研究所凭什么要并入华磐特钢。

对于他们这些需要改制的科研单位来说,最好的出路是进入不需要裁减科研单位的部委,接下来是高校,央企,地方大型国企,自行独立,这几项,条件以此类推,越来越差。

也就是说,最差的就是自行独立,至于并入华磐特钢这种国家参股的民企,根本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而且攀西钒钛钢铁研究所又不是没有单位要。

攀西钒钛钢铁研究所原来叫做鞍山钢铁研究所,本来是属于鞍钢旗下的研究所,后来搬到攀西,这才归入冶金部领导。

他通过关系跟鞍钢的高层已经联络过了,对方同意,只退休百分之五的员工就接收研究所,这个条件已经算的不错的,应该还是看在20吨级钛合金生产的面子上。

要知道,按照预计,他们这些转制的科研单位,最少要退休百分之十,所谓的老弱病残,将其交到社会上,领取退休金,而不是由企业承担才行。

毕竟企业是要讲效益的,这些年龄大的员工,其创造的效益自然不如年轻人,被退休,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这件事政事堂也是支持的。

盘算了许久,高所长一咬牙,断然拒绝道:“我认为研究所还是不适合并入华磐特钢中。”

以他个人而言,楚浩的恩情自然不小,但他是一所之长,需要为整个研究所考虑,真要是并入了华磐特钢,如果华磐特钢出现了亏损,发不下来工资,那么这研究所一千多号人怎么办。

毕竟华磐特钢不是国企,没有政府会为其兜底,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