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部分 (第2/5页)
中的张天师却是色彩斑斓,非常的形像生动。把两幅画摆在一起观看,分明就是黑白电视机与彩色电视机之间的差别。
当然,从笔法上来看,黑白画像略显呆板,没有彩色画像那些色泽鲜明,非常的传神。尤其是彩色画中那头张牙舞爪的猛虎,獠牙回头张望的瞬间神态,就好像要从图画中扑出来咬人一样凶狠。
与此同时,王观也注意到,和黑白画像佚名没有落款的情况不同,彩色图画之中的左下角却是有名有款。
“洪武二十四年,耆山!”
简单的几个文字,王观倒是看不出什么端倪来,但是在文字的旁边,却是有一方鲜红的钤文。钤文的是大篆书,字数较多,排列十分紧密。不过,王观仔细打量,却是可以辨认开头的龙虎山三个字。
“又是龙虎山……”
王观一怔,不想仔细想想这也十分正常。毕竟图中画的就是张天师,这种宗教人物画,未必就是普通文人的作品,也有可能是龙虎山的道士画的。
要知道在古代的时候,世人对于宗教的信仰不是现代人可以理解的。上至帝王将相,下到贩夫走卒,都离不开宗教的信仰,可以说宗教文化已经融入他们的生活之中了。
况且,在明朝期间,道教依然兴盛,尤其是龙虎山天师府,更是天下道门的领袖。所以许多王公贵族,达官贵人之类的,不惜路途遥远千里迢迢去到龙虎山,就是为了求一道符篆,或者做场法事什么的。
反正,那个时期龙虎山香火鼎盛,山上的道士当然是铆足了劲坑蒙……不对,应该说是费尽心思为信徒服务。什么斩妖除魔、画符捉鬼那是家常便饭,至于水陆法事、呼风唤雨那是本职工作。再时不时炼丹养生,画几幅天师像镇宅辟邪,那更是常有的事情。
王观觉得,肯定是某个古人求到了这幅彩色天师画像之后,觉得这图画十分精美传神,不忍心放到台上用香火熏烧供奉,干脆自己画了一幅代替品,把真品藏在里面,再供奉起来。这样一来,用代替品来承受香火的熏烧,而真品也受到了供奉,可谓是一举两得。
王观感叹古人的用心良苦,却感觉有些奇怪。在古代能够求到这样精美画像的人,不是达官贵人,就是地主豪绅之类。就算把真品画像熏烧坏了,完全可以再去求一幅,有必要这样小心翼翼、郑重其事么?
一时之间,王观有几分迷惑,同时感叹图画上墨彩太鲜亮了,就算是传承了五六百年,却依然是那么色彩斑斓,一点褪色的痕迹也没有。
“好像有些不对……”
忽然,王观伸手触摸画像,立即发现异常的情况。
第239章 有美女上门了
刚才,王观一直在对比两幅画像,难免有些分心。可是现在专注观察色彩斑斓的画像,立刻发现了不同寻常的迹象。
“这图画的画像,好像不是画上去的……”
王观伸手轻轻触摸图画,感觉其中的质感明显不同。如果是画的图案,那么墨彩再浓郁,也只是能渗透布料而已。而且,笔墨的渲染,往往是一大片,连续不断的。
可是,王观现在看这幅图画的色彩,尽管非常的细密,但是每个色彩斑点却泾渭分明,看起来不像是画,而是用丝线纺织的图形。
“好像真是编织的。”
与此同时,王观把图画提拿起来,借着灯光观看,只见画像层次分明,丝线精细富丽。特别是画上的人物和猛虎形态生动,栩栩如生,好像是镂雕上去一样,技术可谓是巧夺天工。顿时,王观也没有疑问了,可以肯定布料上的画像,不是画上去的,而是织出来的。
“居然是丝织品,织锦?刺绣?不对,这个应该是……缂丝!”
忽然,王观把图像放下,立即冲进了书房之中,开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