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 (第2/5页)
有效率为百分之九十点九。
出处:《赤脚医生杂志》一九七七,九,十六。
3。取主|穴:耳尖、神门、皮质下、枕耳|穴为基本|穴。
临证配|穴:若辨证属肝郁气滞者加肝|穴,心脾两虚者加心、脾|穴,肾虚
者加肾,内分泌|穴,胃炎和降加胃、三焦|穴。又循经取|穴;头痛病位在太阳
者加膀胱|穴,阳明者加额|穴,少阳者加颞|穴,厥阴者加肝|穴。
治疗方法:取王不留行数粒,方形胶布(零点六乘零点六厘米大小)数
块。用弹簧压力探摩捧选定|穴位后,左手固定耳廓,右手用弯或直的血管钳,
持取已贴好王不留行的胶布,对准|穴位贴,并施加压力,使患者感到耳廓有
酸、麻、胀、热等感觉为宜。若能入静,并意守按压的耳|穴,将气功窝入耳
压法中,疗效更好,每贴药一次,可放置耳|穴上二至五日。七次为一疗程。
一疗程后休息一至二天再进行下一疗程。
疗效:经治疗二至十五次,平均七次,观察记录,有五十九例疼痛完全
消失;随访半年无复发。四十一例疼痛明显减轻,或发作次数明显减少,五
例无效。
出处:《浙江中医杂志》一九八七,九。
4。取|穴:神门、枕、脑、额、肝、肾、胆耳|穴。
治疗方法:取王不留行数粒,方形胶布(零点六乘零点六厘米)大小数
块,将王不留行籽放胶布中心,选一侧耳|穴二至四|穴,贴前用于棉球将耳|穴
周围擦净,然后将敷胶布王不留行籽对准选定的|穴贴紧。贴压三至五天换一
次,压丸期间,每日三餐饭后和头痛发作时,患者自行按压耳|穴。
【指压疗法】
1。双手拇指抹前额,抹时从两眉中间印堂|穴向上抹至前发际,再从印堂
向两边抹至太阳|穴,各五十次。
2。双手拇指抵住太阳|穴,用力揉按,以局部酸胀为宜,约一分钟。用于
偏头痛。
3。微屈手指,用四个手指由病侧头维|穴起,至风池|穴止,用力划头侧部,
以局部有热感为宜,约二分钟。用于偏头痛。
4。用拇指外侧缘,先自耳上向脑后推抹,再用其余四指自耳后上方向下
推抹,各约三十次,两侧交替进行。
5。用拇指端按压百会|穴,并用双手十指指端叩击头部(以痛处为主),
双手交替进行,叩击约三分钟。
6。双手抱拢头部,用双手食指分别抵住双侧风池|穴,用力揉捻,以痛胀
感上传为宜,约二分钟。
7。用拇指自耳后推抹至锁骨窝中,两侧各十五次。
8。用拇、食、中三指提拿肩井|穴、拿捏合谷|穴,各五次。
9。用双手或单手的拇指或食指,捏紧病侧头皮,提起,放松,反复操作,
约三分钟。
10。坐位,一腿搭于另一腿上,用拇指指端捏揉大敦|穴,约一分钟。
11。用指甲切压手指的甲根|穴。前额痛取双侧甲根的食根|穴,偏头痛取患
侧甲根的环根|穴,头顶、后头痛取双侧甲根的小根|穴。切压时要有明显的痛
感,以能耐受为度。每次约三至五分钟,若未缓解则持续切压。
说明:甲根|穴位于手指背侧,沿甲根后缘自内角至外角向皮肤部零点一
()好看的txt电子书
厘米处,呈弧形。每指一|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