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部分 (第3/5页)
《常见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
8方
药物:五倍子、桑螵蛸、芡实、硫黄。
制法:共为末,醋调。
用法:临睡时敷于脐部。用于小儿遗尿。
来源:《湖南中医杂志》
(六):四十六,一九九○。
9 方(加味生姜膏)
药物:生姜三十克,炮附子六克,补骨脂十二克。
制法:生姜捣泥,余药研细末,合为膏状。用法:填入脐中,外用无菌
纱布覆盖,胶布固封,五天换药一次。用于下元虚寒遗尿。
疗效:治小儿遗尿二十五例,换药二至六次,痊愈二十例,显效三例,
无效两例。
来源:《江苏中医杂志》二):封三,一九八四。
【体针疗法】
1法
取|穴:关元、中极、肾俞、膀胱俞、太溪。针用补法,并灸。若睡眠深
后加百会、神门;小便数遗灸大敦。
主治:肾阳不足,睡中遗尿,醒后,兼见面色苍白,小便清长、频数,
()免费电子书下载
舌淡,脉沉迟弱。
2法
取|穴:气海,大渊、足三里、三阴交。针用补法、并灸。
若便溏加脾俞、肾俞,尿频数加百会,次髎。
主治:脾肺气虚、病后或身体虚弱者,睡中遗尿,频而量少,兼见面色
苍白,精神倦怠,四肢乏力、舌淡、脉弱或沉细。
【耳针疗法】
1法
取耳|穴:膀胱、肾、脾、胃、心、神门、脑点。
治疗方法:耳|穴压豆法:常规消毒一侧耳廓,把生王不留行贴在零点六
厘米正方形的医用橡皮膏上,选|穴压籽,嘱其家长每日按压三次,每次按压
五分钟,睡前必按一次,每六日两耳交替贴压一次。
治疗效果,采用此法治疗一百例,治愈七十四例,占百分之七十四,显
效十三例,占百分之十三,好转九例,占百分之九,无效四例,占百分之四。
来源:《中医药学报》,(四):三十二,一九八七。
按:遗尿者有多数夜眠不易唤醒,所以取耳|穴心、神门、脑点,以通元
神之府,取脾、肾、膀胱以培补脾肾之阳,使膀胱复职。在治疗期间,嘱其
家长配合,晚间定时叫醒孩子起床小便。使其逐渐养成排尿的习惯。本疗法
简便易行,无副作用,患儿容易接受。但对某些器质性病变引起的遗尿无效。
2法
取耳|穴:肾、膀胱、脾、肺、缘中、皮质下、耳中、额、骶椎。
注:伴有尿路感染者加内分泌,尿频者加尿道。
治疗方法:耳|穴压豆法:用长城牌JK—1 型耳|穴探测器,在所选耳|穴的
相应区探寻敏感点,常规消毒后,将粘有黄精籽药粒的小胶布块置于选好的
耳|穴上,进行按压,使患者感到酸、麻、痛或发热感。两侧耳|穴同时贴压。
并嘱患者每日按压耳|穴五至六次。五天更换一次,五次为一疗程。
疗效:采用此法治疗七十例,其中男三十二例,女三十八例;年龄最小
三岁,最大二十岁,其中三至七岁二十六例,七至十五岁二十八例,十六至
二十岁十六例;病程最短三年,最长二十年,除两例每周遗尿两至三次外,
其余患者均为每夜遗尿最少一次,多者三至四次,其中十五例在白天睡觉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