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 (第4/5页)
会再投胎,血腥更重。
大师最后说,唯一的一个办法是在楚氏王朝中选一个孩子出家,在佛前为家族为天下求一线生机。
这是逆天求生,所以了明方丈说完便圆寂了,只遗留一串木制佛珠,说谁让佛珠发光谁便是那与佛有缘的。
承和帝的子孙总共超过二十个了,光太子当时就有四个儿子,所以要找一个小孩出家为楚氏家族祈福免祸,当皇帝的没有什么舍不得,他只担心那木制的佛珠能发光吗?要是发不了光他是不是得把兄弟王爷的孩子也拉来试一试?
结果根本不用费劲折腾,太子的嫡次子,将近三岁的楚天然小手一握上佛珠,本来木质黯然的佛珠刹那间金光淡淡流转。
承和帝还怕是巧合,可再换别人,哪怕是皇帝和太子握住佛珠,木头也不发光。
天意啊!承和帝挺高兴,一是江山从此安全了,二是他对别的儿子有交代了——别再说什么父皇偏心,因为好美色才立周贵妃的儿子为太子,这谁让你们不如太子,能给朕生个为社稷入佛门的好孙子?
承和帝安心了,广顺帝和卫皇后心里却不舒服,他们的次子才断奶啊!不到三岁的奶娃娃就离了亲生爹娘,从此一生茹素,这是穷人家养不起孩子才干的事吧!
广顺帝还是太子的时候,是不敢拒绝自己父皇的命令的,他知道自己要说舍不得,肯定父皇就换别的愿意“大义牺牲”的兄弟当继承人了。
幸亏承和帝事后不到一年便驾崩了,这倒不是广顺帝诅咒或者动了手脚,承和帝之所以去普济寺问楚氏皇族的未来,正是因为他自我感觉时日无多了。
新君继位,趁着各地王爷带子孙上京道贺,广顺帝便让这些楚氏后人也去握一握佛珠,想找出能代替他儿子出家的,当然结果仍然遗憾,佛珠只在楚天然手上生光。
其实依着卫皇后,就不要管什么发不发光了,从某个王爷不受宠的庶子中选一个出家,只要抬举庶子的生母和他别的一母同胞的兄弟姐妹,会有很多地位低下的女人心甘情愿的送上儿子搏前程,何必让皇帝皇后的嫡亲儿子去受苦?
广顺帝是听进卫皇后的话,但当时只有五岁的二皇子楚天然…不,该称之为了然小和尚,了然小和尚劝皇帝打消这念头,他说他出家是为楚氏家族为天下苍生,佛珠偏在他手上亮了这是天意,随便选人换了他不就是欺瞒上天吗?
天怒佛嗔,楚氏家族那一线生机谁来给?
想着佛珠的确只在了然小和尚手上才发光,广顺帝思前想后还是不敢拿江山冒险,只能委屈这个儿子了。
“了然见过皇后娘娘。”
当今皇后的凤驾来普济寺,自然满寺有地位的僧人全部出迎,站在老方丈了空大师左侧的年青僧人正是卫皇后的嫡亲骨肉。
冬季白天的阳光真好,照得一群僧人的光头闪闪发光,其中最刺眼的自然是自己儿子的,卫皇后每回看了都得强忍着才不掉泪。
僧人原也是俗人,骨肉亲情大家都理解,了空方丈行过必须行的正式礼数后,就带别的僧人退下,只留了然大师与卫皇后说话。
因为俗家身份太特殊了,今年不过二十二岁的了然大师却是七十多岁的了空方丈的师弟,是寺里辈分最高的一代,有自己单独的一个院落,还有两个本来是小太监,但也随他出家成小沙弥的侍候。
这样的条件在僧侣中绝对是优待了,但在卫皇后心里依然是委屈到了极点,难道不是吗?别说宫里的四皇子住的寝宫就比整个普济寺还大,就是一般王爷家的庶子,身边也不会只有两个人侍候啊?
卫皇后每回来普济寺就不见个笑模样,幸好了然虽年轻但佛心坚定,心念众生皆苦小僧也苦,苦海无边要有颗平常心,自己不能渡苦海如何去普度他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