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 (第2/5页)

切变得那么安静柔美,偶尔会有雨滴掉落的声音,悦耳的鸟鸣声和着登山杖击打在石头上那单调的金属声竟然是那样的和谐。穿行在静谧的山谷中,聆听着大自然和谐美妙的音乐,只要迈开脚步,就能够领略不同的风景,这其中有惬意,也有感动。

经过近四个多小时的跋涉,我们终于到达了一块比较开阔的地方。这里有不少背夫在休息。这地方就是传说中的“小岩洞”。

我的目光停留在了一个身材消瘦的小背夫身上。他坐在这群背夫中间,穿着咔叽布牛仔服,胳膊上打着补丁。他有一张黝黑的脸,眼睛与天空一样透明,下巴微微翘起,旁边放着与他的身材极不相称的行李。

这小背夫看起来是那么的惹人怜爱,我朝他笑笑,他不好意思地看了我一眼,很快转过头。

“嗨,你多大了?”我追着他的目光,问道。

“12了。”他用带着当地口音的普通话回答,迅速地瞟了我一眼,低下了头。

“这行李是你背的?有多少斤?”

“没称过。”像是怕我把他看低了似的,他很快说,“我可以背50斤。”但他声音低低的,很害羞,说话时脸一下子就红了,大颗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下来。

我突然间感到一阵难过,12岁的年龄,50斤的重量,生活是如此的沉重……他抱怨过吗?我想从来没有。因为他从一出生就被父辈们告知,生活就是要在这条险恶的山路上跋涉。于是,在他还没有来得及学会抱怨的时候,他就已经开始接受了。我怎么会难过?是可怜他处于困境的生活而不自知,还是自认为缺少像他一样面对生活的勇气呢?我不明白。但在这个小背夫面前,我确实自惭形秽。

当内地的孩子们心安理得地在父母怀里撒娇、尽情地享受着便捷的现代文明的时候,当很多人吃着KFC、Pizza,玩着PSP,敲着键盘,大呼社会不公、才华不得施展的时候,墨脱的孩子却要背着沉重的粮食、货物,在泥石流、塌方和险境中穿行,默默地担负起生活的重担,承受命运的安排。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起点到终点,从终点到起点,用脚丈量这条用汗水与尸体铺就的路。如果没有他们,墨脱还能触碰到现代文明吗?

我曾经无数次抱怨过命运的不公,并对此耿耿于怀,可我除了发泄自己的不满,除了无病呻吟,什么都没有做过,我既没有尝试着去改变,也没有勇敢地接受生活的挑战。与这个小背夫比起来,我们谁更像生活的弱者?

正在我陷入沉思的时候,背夫们已经整装待发、继续前行了。小背夫也站起身来,这时候我才看清楚,他个头非常矮,衣服松松垮垮地套在身上。生命中要背负的太过沉重,我想他很难再长高了吧。他转过头,朝我们淡淡的微笑,说了声“再见”,就匆匆地上路了。看他背着行李,似精灵般轻快的脚步,飞速跳跃在碎石路上。我轻轻地叹了口气,很想对他说声谢谢,但已然来不及了。

解决喝水问题

目送小背夫离开,我才发现这里有一个荒废了的驿站。这个原本很兴旺的驿站,只剩下残墙断瓦,不复当年般热闹。现在,它作为历史的陈迹,变成了大自然中的一景,躲在角落里,默默地见证了沧海桑田的变幻,静静地为路人诉说着这里曾经发生的故事。

坐在一块被雨水冲刷干净的石头上,听着溪水缓缓流淌的音乐声,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欣赏着神奇瑰丽的美景,畅快极了,就算旅程中有再多的辛苦,那也值了。要是没有付出一番努力,就想近距离拥有生命中如此美好的时刻,那也太说不过去了。

从小岩洞开始,就告别了冬季的寒冷,路上尽是秋季怡人的景色。空气中散发着潮湿的气息,阳光透过高耸入云的古树照射下来,溪水流过石头,散出花朵般的涟漪,四周一片鸟语花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