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部分 (第4/5页)
“恩,你说吧,我会认真听的。”不知道为什么,面对这个中国小伙子,斯大林表现出了出奇的耐心。
要知道现在已经是十点了,按照往常,除非有紧急情况,否则斯大林不会会见客人了。
看得出来斯大林已经给足了王亮面子。
“西方现在采用“绥靖政策”安抚希特勒,我觉得西方国家这是企图将法西斯“祸水东引”。下一步和英法共建防御体系是重中之重,但是我认为英国佬是不会同意的,他们绝对不会允许红色的**进入他们的国界。所以要做好战斗的准备,包括德军进入苏联本土,进行本土作战。”
“即便是我们采取“祸水西推”的策略和德国结盟秘密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一类的条约,我觉得这也是无济于事的。希特勒的野心没有止境,苏联本土,一定会遭受到侵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会爆发,这是必然。”
王亮的这番话让斯大林愣住了,看得出来,他在思考。
斯大林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手中那支没有合上盖的钢笔已经把实木的桌子给戳破了。
王亮的话太新奇了,太异端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
战争引向苏联本土?
这简直就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前面的分析斯大林还觉得有几分道理,但是后面的这些,斯大林觉得有些危言耸听了。
他承认德国很强大,但是他不认为德国有跟苏联抗衡的能力。
要知道苏联是由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外高加索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合并而成的社会主义联邦制国家。
苏联是当时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和人口第三多的国家。
工业化、机械化水平超高的国家。
要人有人,要枪有枪,要炮有炮,要资源无限的资源,要坦克有坦克。
要啥有啥,德国有胆量跟自己干吗?
斯大林觉得德国没有这个胆。
可是当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单方面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对苏联发动了突然进攻的时候。
(未完待续。)
第三百九十八章 可惜没有原子弹
当1941年9月,苏军兵力最强大的西南方面军在乌克兰首都基辅三角地区被德军包围,整整60万苏军被俘虏的时候。
当1941年9月30日,纳粹德国向苏联首都莫斯科发动代号为“台风”的闪击战,差点攻占莫斯科的时候。
斯大林为自己当初无视王亮那番话而感到深深的懊悔。
准确,实在是太准确了,要是自己早作准备的话,仗不至于打得这么窝囊。
这才会有斯大林不惜用一个军的装备来换王亮。。。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1938年6月1日,这是个非常不错的日子。
24架由苏联飞行员驾驶的sb轰炸机出现在中国南昌机场,他们准备从这里出发,直奔台湾。
原来的计划是从汉口机场出发,但是考虑到从汉口到台湾的直线距离超过1000公里,几乎是苏联志愿航空队装备的图波列夫sb轰炸机的航程极限。
一次起飞地点只能选择在距离台湾更近的南昌机场。
但是这项任务执行起来危险性非常大,因为航程太远,轰炸机的飞行员们将要面临的是无护航的情况下执行此次的轰炸任务。
这也就是说,如果在途中碰上日军的战机,一番交战,损失必然会十分惨烈。
但这丝毫没有阻碍苏联小伙子们的热情,他们极具信心,原因同中国人一起抗击侵略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