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 (第1/5页)
天宝二年(公元743年)安禄山入朝上奏说:“去年营州发生蝗灾,禾苗眼见不保,我焚香祝告上天说:‘如果我安禄山心术不正,对君王不忠,愿让蝗虫吃我的心;如果未负神灵、对大唐忠心耿耿,愿上天将蝗虫自动散去。’于是有一群鸟从北面飞来,立刻吃尽了蝗虫。”最后又说:“希望能把此事交付史官记录。”玄宗听了十分高兴,让史官把安禄山说的记录下来。
这不是胡扯淡吗?
如果安禄山的誓言这么灵验,那干脆就让他专职除蝗就行了,比什么农药都灵。
很多人都认为玄宗一来高枕无忧久矣,喜欢听好听的,对安禄山的这种明显的鬼话是不可能相信的。老鱼认为其实不然,唐玄宗很有可能真得相信安禄山“焚香祝告”的真实性。
虽然皇帝们总是爱自己私下捣鼓出一些所谓的“天降神意”来,但不可否认的他们本身对“乱力怪神”也是很感兴趣的,最可笑的莫过于玄宗开元初期的“姚崇治蝗”的事。
开元四年(公元716年),山东(并不是指现在的山东省,是泛指东黄河流域)蝗害成灾,老百姓看着而不敢捕杀,却在田旁设祭、焚香、膜拜,坐视庄稼被蝗虫吞食。
感觉是不是很奇怪,“四害”之一的蝗虫,老百姓不但不捕,反而还上香膜拜?在当时人看来,蝗虫成灾不是普通的自然现象,是来自上天的惩罚,谁敢捕捉就是与上天作对。(看来古代的蝗灾并不多,否则也不会有这么愚昧的想法)。
与天作对,谁敢?
姚崇引经据典地上奏: “《诗经》上说: ‘秉彼蟊贼; 付畀炎火。’汉光武帝曾下诏说:‘勉顺时政; 劝督农桑。去彼螟蜮;以及蟊贼。”这说明蝗虫是可以捕杀的,杀了蝗虫可以挽救庄稼,保证今年的好收成。
这里的“蟊贼”并不是我们常说的贼人,而是吃禾苗的害虫。
怕老百姓不敢消灭蝗虫,朝廷还派了专门的“捕蝗使”; 分道指挥灭蝗。
老鱼不由感叹,灭个庄稼的天敌—蝗虫在古代都这么麻烦。但更麻烦的还在后面,汴州刺史倪若水说:“消除天灾应靠修德。”(呵,什么破理由!)拒绝御史指挥灭蝗虫。
姚崇大怒,写信把倪若水大骂一顿,信中说:“现在大唐圣朝,妖不胜德。如果修德可以灭蝗,那汴州蝗灾是不是你无德造成的?现在你坐看蝗虫食苗,难道忍心不救,如果没有收成,到时你这刺史怎么说 ?”
这话说得非常严厉,矛头直指倪若水。你开口闭口消灭天灾要修德,难道如今大唐朝德行有亏?如果说是失德造成蝗灾,那也是你失德造成当地蝗虫肆虐。你不老老实实灭蝗,还说三道四,这刺史还想不想干了?
倪若水看了冷汗涔涔,看来这姚老头动真格的,如果自己再提意见,官位就得掉,说不定脑袋也得搬家啊。也不敢发牢骚,号召百姓全体灭蝗虫。最后蝗虫的尸体竟然装了十四万担。
一个倪若水被吓怕了,还有许多倪若水仍旧提意见。内容无非是“凡是天灾,那都是上天惩罚世人,怎么能以人力来制止呢? 况且杀虫多;必戾伤自然和气。姚相这事做得太过了。”
最后玄宗也怕了,怕上干天和,一再追问姚崇,灭蝗的事儿对不对,会不会有什么不利影响。
姚崇苦口婆心地劝了半天,最后拍着胸脯对大家说:“灭蝗救人,如果以后有什么祸殃,我姚崇一力承担;不会推委给任何人!”
大家这才作罢。还有些官员暗自高兴:这下好了,以后万一有个水灾、饥荒什么的,就不怪自己治理不严,可以全都赖到姚崇身上去。
也就是被毛泽东称为“大政治家”的姚崇,换个人还真不治不了这蝗灾。
在当时,治个蝗灾都这么顾虑重重,人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