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 (第3/5页)

的感觉,“怎么样?我很有先见之明吧,皇上以前您总是不信,今天证明我说对了吧。”

身为宰相,不但不为战事而担心,还有闲心来回小人得志,并且毫不掩饰地挂在脸上。这宰相也太没有涵养了。

或许杨国忠的心头轻松,也与不把安禄山造反当回事有关。皇帝问道应对意思时,杨国忠对答如流:“不要惊慌,现在明君有道天下归心,真正想反叛的不过安禄山一个人,此举不得军心,不过十天,自然会有人把安禄山的头颅割下来送来。”

(老鱼不禁拍案,庸人误国、庸人误国啊!)

听了杨大宰相的高论,众臣皆失色,只有一向被繁华盛世和马屁包围的玄宗深以为然。

在玄宗眼中,安禄山造反并不可怕,但他的行为实在可气。于是,一连串的命令发出去,把还留在京城的安禄山的儿子、七大姑八大姨的亲戚、朋友等全部拿来治罪。就连以前曾向玄宗汇报安禄山要造反的安思顺也被撤了官。

安思顺是安禄山的堂兄,此时官任朔方节度使,他的撤官本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但因为他的撤官引起了重大的连锁反应,间接成就了一位名烁古今的大唐中兴大将:郭子仪。

第二十一章 郭子仪临危受命(1)

安史之乱之前的郭子仪,只是大唐普通的一名将官,估计在史书中只会一笔带过,更不会有独立的传。正是平息安史之乱才让他从幕后走向前台,成为千古一将。郭子仪开始崭露头角的第一个重要角色是朔方节度使,杜甫也曾称赞郭子仪“独任朔方无限功”。

朔方兵在平息安史之乱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朔方节度的前身是朔方道,为抵御突厥,在武则天年间,就开始有常驻兵,当时的大总管是建立东、中、西三受降城的名将张仁愿。

现在遥想守边的朔方军,仍是令人心驰神动。多少朝代,我国总是在北地修建长城,以抵御外侮,但遍翻史书,大唐朝基本没有修建长城的记录。因为他们不需要,在北地需要他们建的是受降城。呜呼,壮哉!

由于朔方重要的军事地理位置,开元九年(公元721年),玄宗设立朔方节度。在天宝元年(公元742年),进一步明确朔方节度的权力范围:主要目的是抵御中国历来的大敌突厥,统领经略、丰安、定远三军,三受降城,安北、单于二都护府,屯灵、夏、丰三州之境,朔方节度的治所当时设在了灵州。

此时的大唐,共设了十节度,其中朔方节度的兵力(军队六万四千七百人),仅次于以河西节度(军队七万三千人)、范阳节度(军队九万一千四百人)和陇右节度(军队七万五千人)三镇。

郭子仪何时到了朔方节度,史书没有记载准确的时间。只是记载他在天宝八载时已经是朔方节度下的振远军史,并被张齐丘加任为横塞军使。

在朔方期间,郭子仪已经显露出他过人的协调能力,他和王忠嗣、张齐丘、安思顺等每一任朔方节度使都相处融洽。

开元二十九年,仅有36岁王忠嗣(按古代惯例,本书年龄皆为虚岁),就任朔方节度使,当时的郭子仪已经45岁。可能是年龄相差太大的原因,王忠嗣不可能像对李光弼那样,拍着后者的肩膀说“光弼必居我位”。但王忠嗣对郭子仪应该也是非常重视的。

天宝三年,王忠嗣建立振远军,当时是否是任命郭子仪为军使,并没有明确记载。但在天宝八年,郭子仪是振远军使,以此推论应该是在振远军建立时,王忠嗣就任命他为军使。

天宝七年,王忠嗣遭李林甫陷害,接替他的是张齐丘。第二年,张齐丘建立横塞军,任命郭子仪为横塞军使,可见张齐丘对郭子仪的重视。

张齐丘此人,打仗是一把好手,但为人私心太重,总想捞些好处,贪污个公款啥的。这节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