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 (第3/5页)
率一万唐军出井陉,奔河北常山。
莫非颜杲卿未卜先知,提前料得玄宗的命令?这当然是不可能的,只能是说明现在所能查到的史料存在矛盾。
唐朝距近是远了一些,有许多历史资料散失。现存在的资料也都不可能是原本,大都是经过数次抄写后的。再加上史官记录的不及时,造成各种史料上记的历史事件有时存在相互矛盾。
就以常入被史思明攻陷为例,河洛春秋中说,史思明、蔡希德在755年12月20日到达常山,756年正月初一城陷入;玄宗实录中,是756年正月初九城陷;新旧唐书史思明传中,也都是756年正月初九常山城陷;而资治通鉴中攻破常山则是756年正月初八。但可以肯定的是,颜杲卿大肆宣扬李光弼要带一万兵入河北的事,应是后来人以想当然的心态记下的。
李光弼带了多少兵去常山,也有五千、一万和一万三千三种说法,考虑李光弼分了一万朔方军,没有理由还要留下五千,所以说不会低于一万(有可能在当地征兵)。
类似这种各史料之间存在差异的情况,可以说是随处可见。
在各朝代的史料中,以明代距现在较近,最为齐全。所以大家才喜欢写写明朝的事儿。至于距今最近的“我大清”,由于文字狱的原因,所能参考的文献,口径倒是一致,但真实度反而连唐朝也不如。
扯远了,罪过,罪过。
………
李光弼到达常山,还没来得及主动进攻,常山内部已经先乱了起来。常山团练兵三千人杀死反叛的胡兵,抓住主将安思义出城投降。
没费丝毫力气,李光弼就拿下河北重镇,为今后的接连胜仗开了个好头,也拉开李光弼平安史之乱、令大唐中兴的英雄生涯光辉幕布。
提到平息安史之乱,最为功勋卓著、起到决定性作用的两名唐将,就是郭子仪和李光弼。
李光弼是营州柳城人,和死对头安禄山、史思明是老乡。他也是位少数民族:契丹人。他的父亲楷洛是契丹酋长,并且曾担任过左羽林将军、朔方节度副使。
和一般的胡人子弟不同,李光弼家教甚严,本人也文武双全。在王忠嗣遇手下从事时,王忠嗣看出李光弼军事才能出色,待之甚厚,常对人说:“光弼必居我位。”
不过王忠嗣还没来及把自己的位子交给李光弼,自己就遭陷害被贬。他的继任者是安禄山的堂兄安思顺,安思顺也认为李光弼不会久居人下,想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
在一般人看来这是好事儿啊,又娶媳妇还讨好上司,当然注重感情的人也可能推辞,不过李光弼很有性格,竟然怕自己不答应,安思顺会给他小鞋穿,以身体有病的理由跑了。
陇右节度使哥舒翰也曾是王忠嗣手下的得意将领,为李光弼说情。不过根据安史之乱时,李光弼仍在朔方,李光弼跑了一圈又回到了安思顺的麾下。
(老鱼怀疑李光弼怕婚“引疾去”,恐怕也不真实。否则,李光弼可以到歌舒翰帐下,何必再巴巴地跑回来。)
在安史之乱前,李光弼虽然也有些军功,但表现没有高仙芝、歌舒翰等人突出。是安史之乱,为他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让他成为当时唐军中最耀眼的战斗之星。李光弼带兵战斗力,可谓“当世第一”,仅以带兵短时间作战能力说,连郭子仪也有所不及。 。。
第三十一章 宿敌、死对头(2)
李光弼占领常山之后的第二天,他将来的宿敌、死对头史思明就带两万兵马呼啸而来,即将展开的是两人的第一次交锋。也可以说,安史之乱的其中一条主线就是李、史二人的争斗,几乎李光弼每一场大仗,对手都有史思明,反之亦然。
史思明原名史干,突厥人,是安禄山的发小、铁哥们儿。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