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 (第2/4页)

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春末夏初的传统节日之一。据我所知,端午节的名称很多。如:端午节、端五节、端阳节、五月节等等。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很多。迄今为止传说中盛传最广的就是“纪念屈原说”。

“端午节”一个伟大诗人的传说。

据《史记·屈原列传》中记载,屈原曾“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怀)王图议国事,以发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候 。王甚任之”。屈原出身贵族,与楚王同姓,有优厚的文化教养,也高远的政治理想和为之奋斗献身的精神。他希望辅佐楚王,使祖国强大,进而统一天下。他主张内修法度,联齐抗秦。而楚怀王昏聩无能,既无主张又易听信谗言。最终被上官、靳尚、子兰、及怀王夫人郑袖等一干奸佞误国小人谗毁。怀王被拘至死后顷襄王即位,又被子兰谗害,屈原遂被放逐江南,长期流亡,最终自沉汩罗江而死。

据说,屈原投江后,楚国百姓举国哀痛,纷纷来到汩罗江畔,凭吊屈原的魂灵,渔民们撑起船只,在江上搜寻着他的遗体。为了不让鱼虾啃咬他的身体,渔夫们往江里扔下了粽子和鸡蛋。所以,这个传说一直流传到现在。每到“端午节”来临,于是家家包粽子,户户煮鸡蛋,以此来纪念伟大诗人屈原。于是,两千多年来始终把这个节日和诗人屈原联系在一起。所以说:“这是一个伟大诗人的传说。”

伟大的诗人屈原,虽然他已随着历史的洪流远逝。但是,他那远大的抱负、宽阔的胸襟、琦美的人格和忠贞深沉的爱国情感将伴随他开创的“楚辞”与日月同辉。

如今又是一年端阳节,愁云惨淡悲伤,遮掩了五月的端阳。窗外,那一片翠竹在凄风苦雨中忧郁地飘摇,失去了往日的诗情画意。在这个令人感到忧伤的日子里,令人倍感凄凉。

那悠悠的汩罗江啊,你是否还能想起,一位孤独伤感的诗人,默默地徘徊、踟蹰于江畔。无奈的他怀着满腹的忧愤、无尽的愁思,回家无路,报国无门,他那美政的理想随着楚国的灭亡而烟消云散。恨,奸佞挡道;怨,君非圣贤。哪里才是他的归宿?绝望的诗人最后望一眼亡国之都,无以留恋。便纵身一跃,怀石投江,他的灵魂便永远地飘留在楚国的上空……

汩罗江啊,你无情地吞噬了他的生命,但是,他的英姿与伟大,他的豪迈与真诚永远地留在了楚国。他的《离骚》、他的《天问》、他的《怀沙》、他的浅吟低唱,似一曲曲不朽的旋律,萦绕在神州华宇。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小议宽容

世界上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法国大作家雨果曾这样说过:“宽容就像清凉的甘露,浇灌着干涸的心灵;宽容就像温暖的壁炉,温暖了冰冷麻木的心;宽容就像不熄的火把,点燃了冰山下将要熄灭的火种;宽容就像一只魔笛,把沉睡在黑暗中的人叫醒”。

是啊!宽容就像冬天里的一把火,驱走了冬夜里的寒冷,温暖着人们那逐渐冷却的心田;宽容就像春天里一缕清爽的微风,吹去人们心中那份淡淡的忧伤;宽容就像秋天里那最后一片绿叶,给生命带来无限的勃勃生机;宽容就像一朵初绽的莲花,高洁清雅,令人顿生敬意。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如果没有一个宽容仁厚的心态,那么这个国家将会是什么模样,让我们难以想像。所以说宽容是一个国家的国民综合素质提高的集中体现。它是一个大至一个国家能和谐发展的必要因素,小至人与人能和睦相处的良药佳方。

宽容,就是能容人、容言、容事、容过。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个能宽容别人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