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 (第3/5页)
人搬袋子也搬不动,看到秦树林也搬不动,就两人合力抬了,也省的自己累死。万万想不到,会有今天的事发生。谢欣也有些郁闷,她接受了环境的变化,可忘了原主的长相,可是美女一枚啊。
几个人应了谢欣的要求后,就开始聊起了其他事。彼此熟悉后才知道刘爱国和张声是表兄弟,是从河北来的,离上都不远的城市,和谢欣、赵晓敏两人也算半个老乡了。平常和谢欣一块住的的赵晓敏也是从上都来的,细聊之下才知道,她和谢欣那条路,离的不太远,细聊之下发现两人上的小学离的更近。
几个人的年纪也都差不多,刘爱国和张声两表兄弟年纪大一点,二十岁了,初中没毕业,又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就响应国家号召当起了知青。赵晓敏十九岁了,高中毕业,就和同学一块加入了建设祖国的行列,只有她自己分在了上秦庄,其他同学分在了其他地方,不在一块。
第七章 搬家
更新时间2015…8…2 11:20:04 字数:1096
天气还是依旧热的很,前几天下了一场雨,忙忙碌碌的把大豆、玉米等种上,人们也都闲了下来。
谢欣几人就常常在村子周围转悠,也熟悉熟悉环境。上秦村背靠云蒙山,上山有近一个小时的脚程,村西头有一条小河蜿蜒而过。谢欣和赵晓敏两人正看着眼前的河面,指头长的小鱼的影子半天才只见了两只。她们逮鱼打牙祭的希望华丽丽的破灭了。
正在河边望河兴叹,村长的五岁孙子小石头跑了过来。兴冲冲的对她们说,村长在大院里找他们呢,让她们过去。两人互相看了看,就领着小石头向暂住的大队院走去。
上秦村村长秦通是个五十岁左右的普通的老人,两人到大队院看到村长秦通背着手站在院子里。看到两人回来了,笑呵呵的招呼两人,寒暄了几句后,张声和刘爱国也会来了,就告诉几人他们的新居已经整理好了,今天就能搬过去。
细问之后才大概知道房子的位置,几人听后都有些高兴。他们几个住在这里睡得木板不说,还常有人来人往,没有一点自在感。还没有厕所,要去个厕所还要走十分钟才能到。
反正几人也没什么东西,搬家也是简单的很,把东西装装,只有一个包袱而已。大家十分钟就背着包袱跟着村长,就说笑着去他们的新居去了。
房子离大队院不远,位于村子里的最后一片,离小河不远的地方,走了一刻钟就到了一个青砖盖就的坐北朝南院子,推开木大门,几人跟在村长身后进了院子。这是个四四方方的院子,正屋是四间大瓦房,院子东边有两间瓦房,应该是做厨房和杂物间用,院子西边是一棵槐树,树冠繁茂,遮住了整个院子,整个院子都凉丝丝的。院子西角用玉米杆搭了盖子,应该是个厕所了。听到门响走出一个老太太,村长告诉他们,这家只有秦老太太和小孙子两人住,他们过来,老太太也能帮忙做做饭,村长秦通告诉他们整理好东西,等有空就去领他们几个认得口粮,交代完后就借口有事先离开了。
四间堂屋已经收拾出来了一东一西两间,中间两间一间住着老太太祖孙,另一间应该是待客用的。只有两间房,看来只能继续两个人睡在一个屋子里了,还好的是屋子的炕上都铺着被褥,几人也没说什么,最后张声和刘爱国两兄弟睡在东边那一间,谢欣和赵晓敏住在西边那一间。
屋子里后墙一溜土炕,炕上还放了个小方桌,因上秦村偏僻还没有通上电,小方桌上还放着一盏油灯,被子席子枕头等物放在床的一角。
再看看其他屋子,东西和屋子构造都一样,看得出来屋子里的炕都是新盖的。听秦老太太说这个院子是以前某地主新盖的,还没住进人,就拉下台了,后来他们家住进来的,难怪院子里的地竟然还用石条铺了去几个屋子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