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部分 (第3/5页)
杀。
在之前的战争中,人族和妖族互有攻守,每一处地域往往会经过多次的攻守易位,胜利的一方并不会对当地的凡人进行过多的杀戮。可是现在,凡人的大批被杀,让人族补充修士的速度降低了很多,本以处于上风的人族,突然面临前线人手不足的窘境。
南瞻部洲的妖族屠杀人族,人族修士虽然气愤,但是并不是太在意,毕竟他们和南瞻部洲的人族没有多少血缘关系,可是西牛贺州的凡人被杀,让战争中的人族修士义愤填膺。
人族第二次远征已经持续了几十个量劫的时间,当年远征的人族修士,除了仙人,其余早已作古,现在的人族修士一大半都是西牛贺洲人族众产生的。
妖族屠杀凡人的行为激起了人族修士的怒火和仇恨,人族本想对妖族采取同样的报复手段,但是被神族和修罗族阻止。
神族和修罗族劝诫人族,妖族做了禽兽之举,那是因为妖族本来就是禽兽,如果人族采取同样的报复手段,那人族和禽兽何益?人族本身没有正魔的分野,但是如果人族行妖族禽兽之举,就是自绝于正道,神族和修罗族会考虑退出正道联盟。
于情于理于利益,人族被劝服了,虽然还是由少数人族修士没有服从,但是不影响大局。
只是从此以后,人族和妖族之间的仇恨种子已经种下,现在因为有神族劝阻,人族没有大规模的报复,但是等人族称为天地主角以后,对其统治区域内的妖族进行了大清洗,为后世人族和妖族的纷争埋下了因果。
妖族圣人女娲也没有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她即使妖族圣人,又是人族圣母,她虽然推动妖族让出天地主角之位,可是并不希望人、妖二族彻底决裂,经历过神妖战争的她非常清楚,失去天地主角的前代主角,就像被夺取了皇位的废帝一样,地位是何等的尴尬,是如何容易受到现任天地主角的忌惮。
其实这也难怪女娲圣人想不到,自从妖族成立,妖族九大始祖之中,其他把人多多少少都执掌过妖族的大权,唯有女娲基本没有插手管理过妖族的事务。
在女娲看来,唯有自己的实力强大才是根本,至于种族实力什么的,都只是无根之木,浮水之萍,所以女娲从来没有过要插手妖族事务的念头。
可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女娲对于如何管理妖族,如何让妖族各阶层服从自己的命令,并没有经验。
女娲从圣人的高度看出了天地主角对妖族的消极作用,故而强行推动妖族从天地主角的地位上退下来。
可是圣人看问题和普通人看问题如何能够一样?洪荒有言:圣人之下,皆为蝼蚁。那么圣人和蝼蚁的区别的在哪?
区别其实就在眼界。
如果蝼蚁能有圣人的眼界,自然也就不是蝼蚁了。
女娲之下,基本没有什么妖族愿意让出天地主角的地位,即使是帝俊、伏羲和太一都是如此。帝俊药师认同女娲的观点,也就不会拜入佛门了,伏羲和神农如果愿意让出天地主角,也就不会因为妖族的伤亡而悔恨的归隐。
连三大始祖都是这样,始祖之下的妖族就更不用说了。
好在女娲圣人的地位足够高,权威足够强,而洪荒以强者为尊,妖族更是信奉这一理念,所以大部分妖族大罗在女娲的解释后即使不认同女娲的理念,也不会否认女娲对妖族的善心。
这也是西牛贺洲之战,妖族处于下风,可是妖族大罗却并不是太在意的原因。妖族大罗之所以还在和人族等三族交战,其实是想利用战争优胜劣汰、聚集气运,多培养出一些证道强者来。
妖族大罗们有资格面见女娲,听女娲的解释,可是大罗之下的妖族,绝大多数都没有这个资格能聆听圣人教诲。
再者说,对于未证道的那些妖族而言,天地主角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