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3部分 (第1/5页)
是夜,为了在天亮后大战中取得优势,金军派出大批斥候,对明军营寨进行袭扰,想要疲乏明军。
金军想着夜里明军的火炮难以精确打击,骑兵完全可以驰骋接近营寨,然后发铳袭扰,结果骑兵连连触雷,明军营外不时,便一声爆炸,腾起一团白烟,以及被掀飞的战马和金军尸体,令金军斥候胆寒,感到恐惧,于是早早回营。
明初1434年焦玉所著《火龙经》便记载了一种“炸炮”,其文是,“炸炮制以生铁铸,空腹,放药杵实,入小竹筒,穿火线于内,外用长线穿火槽,择寇必由之路,连连数十埋入坑中,药槽通接钢轮,土掩,使贼不知,踏动发机,震起,铁块如飞,火焰冲天。”
从记载可以看出“炸炮”就是最早的压发地雷,还与今天的“连环雷”相似。
这种东西戚继光就用过,还加以改进,明军近些年一直处于进攻的态势,这种防御性的“炸炮”很少使用,现在到有机会一显身手。
金军见袭扰不成,便只能各自回营,养精蓄锐,以备大战。
次日,卯时三刻,天还未亮,明军便开始埋锅造饭,大批羊群被伙头军宰杀,营中炊烟袅袅,白色蒸汽混杂着米饭香味和肉香在营中弥漫。
以前明朝的肉食并不充足,不过随着朝廷经略草原和辽东,同归义的蒙古牧民形成了一个互补,所以肉食得到了一定的丰富,特别是征伐东蒙古缴获牛羊马匹无数,朝廷将那些牛羊借给归义蒙古放牧,他们每年为兵部提供十万头牛羊,便大大的改善了军队的伙食。
这次行军,王彦为了减少从南洋调米的压力,便赶着不少牛羊随行。
辰时,天方亮,几乎就在伙头军将饭菜做好之时,明军大营吹响了绵延不绝的号角,整座沉睡的大营顿时就活了过来,无数士卒穿好衣甲,从帐篷内钻出,营中密密麻麻的人影攒动。
将士们各自领了饭菜,在营中吃喝,不多时,先吃过的明军斥候,首先奔驰出营。
明军各营骑兵,加上从临潼逃出的秦锋、谭泰的人马,大概只剩八千余骑。
这时各营的骑兵,几乎同时从营中奔出,汇集成三股,分别向南、西、北三个方向奔驰而去。
他们要先一步侦查战场,将金军的骑兵逼开,为步军占据有利的列阵空间。
向西奔驰的明军骑兵在豪格打造的战线外停下,然后分成几股,南北散开,等待步军的到来。
防线内的金国士卒,正啃着土豆和番薯,他们看了防线外的明军骑兵一眼,却没有人马杀出来驱赶。
豪格就盼望着明军来攻击他,所以并没派遣人干扰明军列阵,他希望王彦赶紧一头撞上来。
那厮不是喜欢结硬寨打呆仗,喜欢呆在坚固的工事后面,看别人撞个头破血流么?今日他便以彼之道还施彼身,让王彦那厮好看,让他知道自己有多猥琐,多讨人厌。
明军骑兵在金军阵线两里外站住阵脚,金军人马加紧吃饭,两边相安无事。
辰时二刻时,明军各营的士卒开始从营盘中出来,士卒们按照番号,在无数旗号的指挥下列成大阵。
到五刻时,张名振领着振武左军,加上奋威右军一部,共计三万人以两条战斗横阵,向北平推而去。
同时李过领着近十二万人向南而去,王彦则留下两万人守卫营盘,充做后军,然后领着近十万人马,向西挺进。
明金决战的战场非常广大,临潼以东,渭南以西,渭水之南,骊山之北,方圆近百里都是两军决战的场地。
这次会战,光参与合战的大军就有五十万,如果加上屯军和民夫,那人数将超过百万,足以载入史册。
雄鹰掠过天空,鹰眸俯瞰大地,地面上密密麻麻的都是缩小了的人影,明军给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