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9章 技术体系 (第1/2页)
很多人都很熟悉一套十八级技术人员工资体系,正如同他名字所示,这是一套工资体系,并不是一套严格的职务体系,事实上只有国家级研究单位,或者重点研究型工厂才会用这一套职务体系,而且应用的也并不严格,但是总得来说,在这些单位,待遇等级一般是要比职务等级要高的,最少也是齐平,六级工程师,他可以享受六级到一级工程师待遇都没有问题,反之则不行。正如同某位作家,真正职务是某报社的副科长,但是却可以享受行政七级待遇,一个意思。能评到一级工程师的还有一个称号叫国家级总工,很多人还都挂着科学院学部委员的称号,这些人基本上都拿的是更高的行政级别工资。而职称等级和待遇等级完全相同的情况,只会发生在专职研究机构。 但是这套系统在往工厂的技术体系里面应用的时候就出问题了,第一个就是不是所有的工厂都需要一个高达九级的工程师来参与工作的,这么一来,就出现了一个问题,一个工厂规模很大,比如纺织,食品,印染之类的工厂,但是里面技术人员全是技术员好听吗。第二个也很现实,假设两个人同样都是八级工程师的水平,但是两个人一个在研究单位,一个在工厂,两个人创造的价值那能一样吗,肯定在工厂的人贡献更大啊,都简单的定义成八级工程师,一个在单位是总工,厂长见了都得客客气气的那种,另一个可能在单位就是打杂的,你说这两个人是一样的也不现实啊。 所以基于这两种很现实的原因,生产为主的工厂就有了另一套技术职称体系。即助理技术员,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教授级工程师。和那套严格的十八级技术职称体系完全不一样,就连晋级标准也不一样。十八级技术员体系,技术员层次是逢进必考,一直到九级技术员,都是要参与考试的。跨过九级工程师这条线之后,工程师晋级,就变成了,贡献,成果,学识,论文等等综合审核。 而为了适应工厂出来的这套系统,除了教授级工程师之外,其他的晋升比较简单,就是单位申请,说一下贡献,上级根据工厂的实际情况审核一下,把自己的贡献写成论文,然后参与答辩。实际上将在达到高级工程师之前,这些东西就是在走过场,只要你单位申请了,上级觉得没有造假基本上就没有问题了。只有高级工程师,需要正儿八经的进行论文审核和组织答辩。至于教授级,这个哪怕的转移到十八级体系里面级别也不会太低。 但是这个级别不决定工资,你在这个厂里是高级工程师,但是你的工资未必比另一个厂的技术员工资高。所以为了进行区分,再一次重新引进了那个十八级技术人员工资体系,你是某某单位的高级工程师,享受技术几级的待遇,比如技术九级之类的。两者没有什么必然联系,但是一般情况下,高级工程师的待遇等级不会低于技术九级。但是这个对于有些人来说还是不好听,我一个高工,享受技术九级待遇,这不好听啊,所以就有人引进了另外一套工资系统,那就是行政等级工资体系,某某单位的高工,享受行政几级的待遇。 钢机二厂作为一个研究性工厂,孙卫东和钱有根走严格的十八级技术人员体系,但是作为工厂的技术人员,他们的实际待遇要比技术等级要高。而红星厂作为一个以生产为主的工厂,他们自然不会走这套系统了。实际上李卫国就算是通过了这一次的高工答辩,他最后待遇标准也就是技术八级的待遇,这是两套完全不一样的系统,唯一有关联的就是那套大家公用的技术工资体系。 实际上工人也是一样的,技术等级体系和工人工资体系也不完全相同,如果身上没有处分的话,也是只能高,不能低。某个四级工可能在生产工作中,经过观察和实践,总结出了一套特有的工作方法,可以有助于节约成本,上面肯定得给奖励吧,名誉奖励不说,落实到实际上呢,可以以工代干,担任车间副主任,但是他没有管理能力,转技术体系,他理论不扎实。怎么办,最好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