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 (第4/4页)
把它往政治上引导。我们一段时间以来,有关部门对香港传媒有一个基本评价,那就是:回归以来,香港的传媒生态没有大的改观。这个问题我觉得可以作两方面的理解:一方面,可能在对传媒的宏观管理上,特区政府很难有所作为;另一方面,其实没有改观也是一个正面的评价,毕竟是“一国两制”,要保持香港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不变,传媒一贯坚持的操作方式,也没有大的改观。 【黄晨】尊敬的嘉宾,您好,有人说,香港是内地经济的负担,算经济账我们是亏损的,政治账我们是大赢家,请问,是这样的吗? 【朱思雄】香港回归之前,香港是要给英国政府交很大一笔税的,包括香港的驻军,很大一部分也是由香港政府承担。回归以后,香港特区政府不需要给中央政府交税,驻军的费用也由中央政府承担,由此给很多人造成一个印象,觉得是内地在中央政府收回香港以后经济上是亏了。实际上,香港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一个特殊窗口,在没有回归之前,就已经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进作用。回归以后,这种作用就更加明显,如果一定要算经济账,其实应该是双赢的,当然政治上我们更是大赢家。 【脍新鲈斟美酒起悲歌】值此10周年之际,深刻缅怀小平同志,所谓得一人而兴邦,不虚言也,请问嘉宾如何评价小平同志的功劳? 【朱思雄】在香港回归的问题上,中英有关香港问题的谈判,从一开始,小平同志就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一国两制”虽然是针对台湾提出的,但是,首先在香港付诸实施,对谈判的顺利进行以及最后圆满解决,功不可没。回归10年来,香港“一国两制”成功的实践,更加证明小平同志作为一个政治家的高屋建瓴。 “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是香港回归10年来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黎莘】香港回归10年依然繁荣昌盛,而且是更上一层楼,你认为是什么原因保持维持了香港的发展?谢谢。 【朱思雄】首先是香港它有一个完备的法律制度、金融管理体系等等,这些体系和制度在回归前就已经相当完备,保障了香港始终在一个平稳的尺度上运作、发展。虽然其中经历了很多风雨,但是社会的基础、制度的基础依然坚如磐石。这是前提。更重要的是回归以后中央政府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从CEPA、自由行等等,从经济上给予了很大的支撑。中央政府严格按照基本法的要求,在香港落实“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这也是香港回归10年来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所有这些,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 237【我来探索探索】让内地的老百姓轻松自由起来,并且让老百姓法律意识浓厚,你认为大陆与香港相比目前存在哪些差距? 【朱思雄】应该说内地老百姓的法律意识和香港相比相对薄弱一些。我们的法律制度也还有待完善,一些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工作作风还有待提高。我们现在提出建设和谐社会,将有助于这些问题的解决。整个社会和谐方 了,老百姓就轻松了,精神上就会更加自由。 【朱思雄】谢谢各位网友,很多问题我都想回答,可是时间来不及了,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上我的博客和我继续交流,我的回答可能太正统,换一个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