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部分 (第4/5页)
,我们会尽力去拖住大明帝国的。“
黎塞留闻言,眉毛一翘,拍着他的肩膀鼓励道:”别这么没信心嘛,有我们的帮助,你们打败大明帝国,独霸远东北部并不难,到时候,你岂不是开疆扩土的大功臣!“
罗佐夫闻言,眼睛一亮,对啊,要是真的打败了大明帝国,那不是名利双收!
沙俄既然愿意出兵,这次会谈就等于已经成功一大半了,第二天,只用了一天的时间,反哈布斯堡联盟六国就达成协议:
荷兰和英国在未来半年内,提供火绳枪和新型燧发枪各十万把;
瑞典和丹麦各提供十万人一年的粮草;
法国提供大约相当于四百万两白银的军费;
沙俄组织四十万大军,在远东北部,对大明帝国发起进攻!
带着和盟国签订的秘密协议,罗佐夫满怀雄心壮志的回到莫斯科,排除一切阻力,制定了针对大明帝国的所谓开疆扩土计划。
这个计划的第一步就是偷袭满泾卫,现在,大明帝国在那里的驻军才一万人,而沙俄的远东军团总共有将近二十万人!
第十五卷 第四十一章 忠烈之后(感谢点着萤火虫看书大大)
五月的西伯利亚还是有点冷,不过,比起一月份那恐怖的低温,已经算是暖和的了,随着气温的回升,外面的积雪开始缓缓融化,大地也慢慢开始解冻,很多地方都露出了黑土地颜色。
这天,在满泾卫低矮简陋的城墙上,一员大明帝国将领拿着望远镜认真的查看着满泾卫西边那片白黑相间的山地,那边就是罗刹国的殖民地了,而罗刹国也就是重新被皇上定名的沙皇俄国,正是驻守在这里的明军主要防范的目标。
满泾卫的卫所正好建在大明与原西伯利亚汗国交界的列拿河畔一条巨大山脉的山口处,貌似这条山脉也就这个位置适合通行,所以大明在永乐年间便在此处建立了满泾卫,用以扼守这个咽喉要地。
但是,土木堡之变后,大明国势日衰,已渐渐无力北顾,满泾卫慢慢也就被废弃了。
时隔多年之后,这里终于又驻上了明军,现在站在城墙上的这员明将正是关宁军第一骑兵师的主将杨忠。
这杨忠,身形挺拔,高大壮硕,站在那里就如同一座山岳般,看背影就能知道,他绝对是一员不可多得猛将。
但是,如果看正面,就会被吓一大跳,倒不是说他长的丑,他长相也是英气逼人,就是年纪太轻了,貌似才二十多岁的样子!
这么年轻就能当上正四品的参将,难道他也跟吴三桂一样,是大明有数的将门之后,靠积祖荫就能直接提拔为参将?
他的确是将门之后,不过,他的祖辈并非大明的将领,而是北宋时期的杨家将!
他的职位也不是靠积祖荫得来的,而是靠武举和军功提拔上来的。
这个杨忠,可以说是关宁军甚至是大明陆军中的一个传奇。
他自幼就立志效仿先祖,精忠报国,虽家境平寒,却不忘勤学苦练,而且他在兵法和武功方面都有很高的天赋,尤其一手祖传的杨家枪法,更是练的炉火纯青。
崇正十年,他参加丁丑科武举,凭借娴熟的兵法和出神入化的枪法,他一路过关斩将,最后竟然一举夺得了武状元之位!
要知道,那个时候他可才刚刚二十出头,这么年轻的武状元,职位怎么安排呢?
还好,我们的崇正皇帝朱慈炅并没有什么年龄歧视,而且还特别喜欢用忠烈之后,当听说他是杨家将的后人时,朱慈炅立马把他塞进关宁军,当了个游击将军!
虽说在那个时候一甲二甲的武进士当上游击将军并不是什么稀罕事,但是,一般都是委派到三等军团,进二等军团的都很少,这关宁军可是一等军团,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