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部分 (第2/4页)
不然东虏骑兵进入山东,济南都将如芒刺加其背。
山东宣抚使乃岳冷秋同年进士,有这层关系,一万余东闽勤王师遂得以进入廓城西南角的高地。李卓离开东闽后,朝廷从东闽抽调精兵支援北线,但也给东闽留下不少精兵,林缚赶到东闽兵的营地,见军营气象要好过山济当地的镇军,便知道岳冷秋将东闽精锐调了出来。
“岳冷秋将精兵都调出来,就不怕奢家趁东闽防务空虚,再掀兵作战?”林梦得压着声音问道。
林缚过来拜见岳知秋,除了使敖沧海率领一哨队一百八十卒整编制的骑兵跟随护卫外,就带了敖沧海跟林梦得一人。
“奢家在东闽打了十年,已经是力不从心才选择议和。士卒解甲归田、休养生息才有一年时间,再骤然失信起兵,对奢家自身的威信以及军队士气的伤害都非常的大,便是东闽八家内部对起不起兵争议也会极大。此外,就算奢家再仓促起兵,从6路冲出东闽的可能性还是极微,”林缚眯眼逆着阳光看向熠熠生辉的军营,说道,“岳冷秋也是知兵事、知形势之人,能从东闽脱身出来,便是有些把握的……”
林缚他们远远的停在营门外,亲卫拿着他的名帖过去投帖,过了片刻,一个三十岁出头穿戎服的校尉迎了出来。林缚、敖沧海、林梦得三人中,林缚年纪最轻,相当好认,校尉径直朝林缚抱拳行礼道:“东闽总督府衙营校尉岳峙见过林大人,你且随我去见岳帅……”
“岳将军客气了……”林缚抱拳回礼,他不知道岳冷秋的亲兵统领岳峙也姓岳,多半是岳冷秋的子侄,见他三十岁左右,身材健硕、阔红脸,细长眼睛却十分的精神,穿着甲衣,话不多,举止却透着些读书人的做派。
林缚使敖沧海、林梦得与诸护卫骑兵随岳峙所派的人去营中休息,他独自到大帐去拜见岳冷秋。
官兵陈塘驿大败后,黑山、锦州北防线崩溃,东虏骑兵直接威胁京畿,岳冷秋其时以兵部左侍郎稳定燕北防线有功,得到擢升,接替李卓出任东闽。
当时以岳冷秋稳定燕北防线的功劳以及楚党在中枢的势力,岳冷秋完全可以就出任蓟宣总督,负责燕北防线东部战区。
其时东闽局势已经稳定下来,燕北成为朝廷防战的重心,岳冷秋却甘愿到东闽拾李卓的牙惠,也不想留在更加重要的北线,大概也是看到燕北防线的脆弱,不想担其责。
恰恰如此,东虏此番破边入寇,不仅岳冷秋无需担上干系,楚党也方便推脱责任,还能借机打压负责燕北防线的勋贵势力。
林缚如此猜测着,对岳冷秋已没有什么好印象,也许他有几分本事,却更热衷于政/治投机。
“哈哈哈,有暨阳坚璧之称果真是一表人材,悟尘得学生如斯,当无愧矣……”岳冷秋正在帐中召集诸将议事,看到岳峙领林缚进营帐来,热情的招呼他,介绍东闽诸将给他认识。岳冷秋带了一员镇守官、五员副将共一万两千余兵马过来,帐中议事的诸将都是营校尉以上的将官,最低也是昭武校尉衔。
林缚虽说在行军途上散阶又给升了一级,如今是正七品宣德郎散官、正七品都监职事官,但在将官云集的东闽总督帐内,还是显得黯淡无光,除了岳冷秋招呼热切外,东闽军其他诸将都相当冷淡。
林缚也不介意,抱拳行礼,岳冷秋给他赐座他便坐,等着岳冷秋跟他说事。
“我晓得你相熟兵事,我等正议东虏之祸,你也无需见外,”岳冷秋招呼林缚在自己身边坐下来,说道,“你且听我们议事,有什么见解还请赐教,不要有什么保留。”
“不敢当,林缚见识浅薄实在得很。”林缚说道,不管怎么说,岳冷秋以二品封疆大吏如此放下姿态说话,林缚还是觉得很受用,但是他心里还是起了警惕。虽同源楚党,但他毕竟是客将,无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