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部分 (第2/5页)

,所以几人便先将二人的眼睛蒙了起来。

景瑶自然是当赵卓的委派,方路所派的就是刚才那个误判的青年鉴定师。

这场比赛,只依靠手感,而不用眼力,可以说并非是纯粹的鉴定,但是,从另方面来讲,这却更能考验二人的实力,这看似简单的规则,如果没有丰富的经验,误判的几率会相当的大,简直就象是瞎子摸象一般,或可以小见大,也容易导致一知半解。

第一件瓷器拿了出来,乃是青花玉壶春瓶。

赵卓先拿过来,用手上上下下的摸着。要想光凭手感来判断瓷器的真伪,除了对其各朝各代各种器型有所了解外,对每一种类型的瓷器的体重厚薄,大小规格也都要有所记忆。

光是这一点便绝不是轻松活儿,要知道,就算是光看书本,光摸实物,那也得需要多少的时间才能积累到如此完整的经验,而用眼能分辨,但是闭上眼感觉完全走样。

这规则看似简单,但是只要细细一想,便知道难度大得可怕,在场的鉴定师多达二十几人,也不乏有二级鉴定师在场,但是看到二人开场,都不由得暗自摇头。

除了通过手摸,将摸到的每一处地方呈现在脑海之内形成立体图后,了解其整体风格,还要对其口柄流、系、足以至瓷器内部等各个局部加以分析。

本来加上眼睛来判断都已经是一种难题,更何况还是蒙上眼睛呢。

然而,赵卓经过三个月的历练,其成熟早已经超过众人想象,更何况还有着墨灵在一边把关。

他摸着摸着,从整体风格到局部,从釉面到胎质,发现很象是明朝宣德年间的青花瓷,不过很快的,他又否认了这个判断,最终确定乃是清朝雍正时期仿制的明朝宣德年间的青花瓷。

虽然两者看起来差不多,但是在一些细微之处却还是有着差别,明了之后他便朝着景瑶小声说出了答案。

在他鉴定的同时,方路也在对另一件瓷器进行鉴定,待到鉴定完了之后,这件瓷器便由人交到了赵卓的手中。

赵卓拿到手上一摸,发现这瓷瓶表面上的釉面上有一些下凹的斑痕,立刻便有了揣测,然后又摸了摸这瓷器的器型,心头便更加肯定,此物乃是明初永宣年间的瓷器,时常会出现青料晕散和下凹斑痕的特有现象,后代的仿品是没办法呈现出来的,因为这种工艺到后世已经失传。

虽然清朝时期有仿过此类永宣器,常用复笔加重点渲染青花来模仿,但是因为钴料不同,却没办法达到那种效果,甚至还出现色彩漂浮的迹象。

而这些,通过一双手却能够清晰的呈现在赵卓的脑海之中。

随着一件件瓷器的鉴定,周围的人都大吃一惊,就连景瑶也暗自惊讶,她对于赵卓的实力自然是十分清楚的,能够打败那么多二级鉴定师,拿到玉器鉴定第一的赵卓又岂是那么简单?

只是她没有料到,赵卓在瓷器上竟然也有着这么好的功底,或许已经无法用好来形容,简直就是非同寻常。

这一件件瓷器有赝品有真品,而且赝品的仿度十分高,就算拿起来靠眼力再配合手感,也不一定能够准确的判断得出。

然而赵卓的手却象是长了眼睛一般,在瓷器上一摸一旋,没过多久便有了分辨,而且所得出的答案和众人鉴定出的结果完全一致,这给予众人心头的震撼不可谓不深。

因为这瓷器是白城鉴定师协会刚收到的东西,赵卓肯定也是第一次见到,能够如此准确的辨别出来,所展现的便只有一样东西,那就是让二级鉴定师都惊愕的实力。

其实,大家都不知道,这瞎子摸象的鉴定规则对于赵卓而言也有着一个极大的优势,那就是闭上眼睛之后,通过手的摸动,将瓷器呈现于脑海之后,反而更加方便的能够从脑中调取出来进行对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