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部分 (第4/5页)

救灾的兰芳政府相比,为了一个尼古拉特斯拉就能动用全国的军警,而面对山火却束手无策的美国政府表现的真的有点失败。

对于普通人来说,对于国家失望最多是骂两句发泄一下而已,因为他们没有改变政府的能力,也没有改变自身处境的能力,但对于很多精英人士来说,他们虽然也无法改变政府,但想要改变自身环境还是有办法的。

于是从四月份开始,向兰芳帝国大学提交报告要求进行学术交流的各大院校教授越来越多,而且呈快速上升趋势。

这“学术交流”并不意味着就是移民,可能只是对兰芳政府的好奇,又或者仅仅是对文化的向往。但无论如何,这都代表着兰芳的国家形象正在快速向好的一面转化,这些专家教授对兰芳帝国大学的向往正在累积。

这绝对是好事。

这年头,“专家教授”还是很值钱的,至少“专家”还不是“砖家”,“教授”也不是“叫兽”。

如果操作的好,想要永远的留下这些专家教授并非绝无可能,尤其是对于那些美国的专家教授来说。

美国本来也是一个移民国家,如果没有兰芳的出现,等再过个二十年,美国打赢了二战,那么美国确实是会成为一个让所有的美国人为之自豪的国家。

但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这个“自豪”真的没多少,哪怕是美国已经赢得了上一次世界大战,但在很多西方人甚至是美国人心中,美国还是一个由诈骗犯和破落户的后代组成的国家,这样的国家,的确是让人感受不到多少自豪。

在无数份请求进行“文化交流”的申请中,有一个名字令秦致远非常兴奋: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911 标准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就算是对于科学没有丝毫的兴趣,二十一世纪的人们恐怕也听说过这个名字。

作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以及在开发核能方面做出的贡献,被称为“世纪伟人”丝毫也不为过。如果说尼古拉特斯拉在发明领域被世人称为是“神”,那么爱因斯坦在理论物理领域内的地位就无人可及。

看到爱因斯坦的申请后,秦致远马上就把东京大地震的事抛之脑后,命令兰芳帝国大学为接待爱因斯坦做好完全准备。

现在的爱因斯坦,知名度还不向二十一世纪那样人尽皆知,不过秦致远知道爱因斯坦的价值,也正是因为秦致远的特别关注,所以兰芳帝国大学才会及时把爱因斯坦的请求提交给秦致远。

这个“请求”是有一定背景的。

爱因斯坦出生在一个犹太人家庭,成名之前,爱因斯坦先后在意大利和瑞士生活,并在1901年取得了瑞士国籍。世界大战前的1913年,34岁的爱因斯坦返回德国,被德皇威廉二世任命为柏林威廉皇帝物理研究所长和柏林洪堡大学教授,并当选为普鲁士科学院院士。

如果没有世界大战,或许伺候爱因斯坦会一直生活在德国。世界大战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爱因斯坦也是其中之一。

作为一名坚定地和平主义者,爱因斯坦反对战争,虽然身处于战争的发源地,生活在战争鼓吹者的包围之中,但爱因斯坦却坚决地表明了自己的反战态度。

1914年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国的科学界和文化界在军国主义分子的操纵和煽动下,发表了“文明世界的宣言”,为德国发动的侵略战争辩护,鼓吹德国高于一切,全世界都应该接受“真正德国精神”。

在这份“宣言”上签名的有九十三人,都是当时德国有声望的科学家、艺术家和牧师等。就连能斯脱、伦琴、奥斯特瓦尔德、普朗克等都在上面签了字。

当征求爱因斯坦签名时,爱因斯坦断然拒绝。同时,爱因斯坦毅然在反战的《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