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部分 (第3/5页)

爷”要如何送走,就成了接下来全社会都关注的事。

先是大总统徐世昌派官员道歉,但“大爷们”不接受。

第二天,步兵统领衙门和警察所又派人道歉,“大爷们”总算同意“出狱”。

但怎么走出去又成了问题。

于是北洋政府准备了汽车,用来把这帮“大爷”送出“监狱”,同时答应走的时候会燃放鞭炮,好为“大爷们”去晦气。

但“大爷们”感觉还不够。

最后是总务处长向“大爷们”作揖恳求:“各位先生已经成名,赶快上车吧!”

于是“大爷们”才选择走出监狱,享受英雄般的荣耀。

以上的事和兰芳基本上没有关系,因为兰芳驻京大使馆在使馆区,大爷们进不来,而不知道什么原因,当面对头上包着头巾的“三哥”警察的时候,大爷们也没有像面对民**警一般的冲动……

还是有点关系的,北洋政府接送“大爷们”的车不够用,找兰芳驻民国使馆借了两辆车。

当然不是卡车,而是轿车。

大爷们不可能做卡车的,比他们“矮一辈”的人才会坐那种车。

唐新志的电报交代的很仔细,就像是纪实文学一样,秦致远看了哭笑不得,朱莉看的津津有味。

“这些人,啊,真酷!”朱莉想了半天,就找到这么个形容词。

“中二病罢了,也是北洋政府给惯得,同样是全社会给惯得,自作自受。”秦致远不置可否,还要给朱莉解释下什么叫“中二病”。

“哇,在民国读书真幸福,毕业就能做官!”朱莉看到的明显和秦致远不一样。

“也不都是做官,也会任教啊什么的,但不管怎么样,衣食无忧是肯定的,华人对于文化的崇拜你们无法想象。”秦致远感叹。

“别用‘你们’,现在是‘我们’,我不喜欢你把我排除在外。”朱莉不满。

“啊,我错了……”秦致远态度好。

朱莉满意,只用了一个眼神,秦致远就贴心的倒了杯水过来。

“在兰芳不能这样,绝对不能!”喝着水的朱莉突然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要知道就在一分钟之前,朱莉还在表达自己的敬佩和羡慕。

“当然不会,兰芳的学校只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只有文化鉴赏课,并不培养文学大师。”秦致远早有决定。

“文学大师”这个东西很神奇,比如曹雪芹那样的一生只向一部作品倾注所有的精力和感情的,那当然是值得敬佩的,同时也是值得称道的,因为这种专注和沉淀,不管是在任何时候都值得提倡。

但如果是吃着政府的饭,领着政府的薪水,享受着政府提供的福利,还没事以骂政府、骂国家为己任的,那就是全社会的集体犯贱,那样的大师不要也罢。

反正兰芳没有历史,所以秦致远也不想矫枉过正。

目前的兰芳,偏向文科的学校确实不少,但都是基础教育方向,更深一层也是文秘性质,都是较为偏向实用的,从来不搞理论研究。

同时偏向理工类的学校更多,又有大量的技校存在,这些学校才是培养人才的地方,不管是工程师还是技术人员,甚至是医务工作者,又或者是农林工作者,都是兰芳急需的。

当然了,秦致远也没有放弃思想领域,就在目前的计划书里,各种各样的博物馆、音乐节、文化宣传周、甚至是电影公司,都已经形成预案。

秦致远认为这些才更有利于文化的普及,而不是在报纸上吸引眼球。

435 相对完美

发生在民国的事情,给秦致远敲响了一个警钟。

在目前的兰芳,学生只有一个任务,那就是学习,在学校内,禁止所有的意识形态传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