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 (第2/5页)
获。这回孟获却仍是不甘心,孔明便第三次放虎归山。
孟获回到大营,立即着手整顿军队,待机而发。一天,忽有探子来报:孔明正独自在阵前察看地形。孟获听后大喜,立即带了人赶去捉拿诸葛亮。不料这次他又中了诸葛亮的圈套,第四次成了瓮中之鳖。孔明知他这次肯定还是不会服气,再次放了他。
孟获带兵回到营中。他营中一员大将带来洞主杨峰,因跟随孟获亦数次被擒数次被放,心里十分感激诸葛亮。为了报恩,他与夫人一起将孟获灌醉后押到汉营。孟获五次被擒仍是不服,大呼是内贼陷害。孔明便第五次放了他,命他再来战。
这次,孟获回去后不敢大意,他去投奔了木鹿大王。这木鹿大王之营极为偏僻,孔明带兵前往,一路历尽艰险,加上蛮兵使用了野兽入战,使汉兵败下阵来。这之后汉兵又碰上了几处毒泉,使情况变得更为不妙。幸亏不久孔明得到伏波将军及孟获兄长孟节指点,他们才安全回到大营。回营后,孔明造了大于真兽几倍的假兽。当他们再次与木鹿大王交战时,木鹿的人马见了假兽十分害怕不战自退了。这次孟获心里虽仍有不服,但再没理由开口了,孔明看出他的心思,仍旧放了他。
孟获被释后又去投奔了乌戈国,这乌戈国国王兀突骨拥有一支英勇善战的藤甲兵,所装备的藤甲刀枪不入。孔明对此却早有所备,他用火攻将乌戈国兵士皆烧死于一山谷中。孟获第七次被擒,孔明故意要再放了他。孟获忙跪下起誓:以后将决不再谋反。孔明见他已心悦诚服,觉得可以利用,于是便委派他掌管南蛮之地,孟获等听后不禁深受感动。从此孔明便不再为南蛮担心而专心对付魏国去了。
诸葛亮采纳了马谡“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建言,并作为命令颁布全军,强调南征,不能单靠武力*,还要靠智胜和从思想上瓦解叛军,从而制定了对少数民族部落实行和抚政策。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本身就是“飞箝”之术的运用,每次都给孟获留有足够的空间,最终感动了孟获换来了后方的和平安定,为诸葛亮北伐中原奠定了基础。
第四节:用之于人
第四节:用之于人
用之于人,则量智能、权财力、料气势,为之枢机,以迎之、随之,以箝和之,以意宣之,此飞箝之缀也。用之于人,则空往而实来,缀而不失,以究其辞,可箝可横,可引而东,可引而西,可引而南,可引而北,可引而反,可引而覆,虽覆能复,不失其度。
笔者字面理解
用之于人,则量智能、权财力、料气势,为之枢机,以迎之、随之,以箝和之,以意宣之,此飞箝之缀也。
要把“飞箝”之术用于为人处事上,就要权衡他们的智慧高下、权利和财力大小、料定他们的气势大小,以此为根据来迎合他、符合他,然后箝制他,告诉他真实意图,这就是利用“飞箝”之术牢牢的拖住对方的办法。
用之于人,则空往而实来,缀而不失,以究其辞,可箝可横,可引而东,可引而西,可引而南,可引而北,可引而反,可引而覆,虽覆能复,不失其度。
运用到人身上,就可以空手而去满载而归,牢牢的吸附住对方而不会被甩掉,利用言辞可以随心所欲,即便是覆败了,也能够复振,而不失分寸。
笔者感悟
鬼谷子阐述了把“飞箝”之术用于为人处事上的方法。
把“飞箝”之术用于为人处事上,同样要掌握一系列第一手资料。要权衡别人智慧高下、权利和财力大小,料定他们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威望高低,弄明白他的社会背景、人际关系和社会网络。根据这些第一手资料,来分析他,掌握他的喜好和欲望,制定出应对谋略。然后开始迎合他、符合他、大大的奉承他,让他感到很有成就感,让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