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部分 (第1/4页)

要说谁对吉良义时回归京都最紧张,那首先要属畿内霸主三好长庆,他用十年的时间在京都这个泥沼里走了个来回,时至今日眼看就要马到功成的当口,吉良义时就像阴魂不散的梦魇,突然从一个任何人想不到的角度杀出来,把三好长庆吓的心都快蹦出来。

自从得到这个消息,三好长庆就被惊扰的寝食难安,暗中思索着:“这个吉良义时怎么又杀回来,他不呆在北陆关东和相模北条氏、甲斐武田氏纠缠就对畿内方向乱伸手,难道真的要上洛吗?不行!绝不能让他得逞!我三好家要称霸畿内建立不下细川家的霸业,怎么能在这个时候让吉良义时乱插手坏了本家的好事!得尽快想个办法对付他才行!”

还没等他想好应该做的动作,又听说本愿寺显如甘愿低头认输换来吉良家的不战和睦约定,强极一时的加贺一向宗就此成为昨日黄花,那加贺半国领地从此就是吉良家的领地,如此惊人的变化让三好长庆难以理解其中的反复,他不明白这领地什么时候变的这么容易夺下,以至于石山本愿寺连挣扎反抗的意图都没有就俯首认输。

足利义辉迅速行动起来决定给予吉良义时加贺守护的名号,并鼓励他尽快上洛进京保卫幕府,三好长庆急的一连几天都无法安睡,三好家臣团内部的异议声音越来越多,有许多人觉得此次上洛还是有些仓促,身后老巢的安稳的有限度应该高于上洛,话里话外无非是告诉三好长庆这战争不能再打了。

说这些话的人还不是基层国人地侍,而是三好家的一大堆一门众和准一门众,他们支持三好长庆上洛是为利益而来,死命拼杀一整个夏天现在连丁点利益都没见到,反倒是各自家族损兵折将亏的不轻,眼看这么搞下去对自己极为不利,三好长庆只得招来三好义贤、松永久秀商讨一夜,于第二天再次向幕府提交和睦要请。

这次和睦要请经过仔细修订,首先承认幕府对京都的控制权及治安管理权,但是京都的防卫力量必须要与三好家共享,二条御所留守军势不得超过五百人,其余两千军势则转移到京都东部的慈照寺内驻守,三好家也会派出五百军势由三好长逸率领驻守京都南部的东寺,并将细川氏纲留在东寺作为管领的行辕。

三好长庆身为管领代,将拥有率领五百军势进出京都的特权,并将每个月定期行使御相伴众的权力,前往二条御所与幕府将军共进午餐以增进双方的谅解与互信,吉良家及六角家无公方御教书不得进京,不得插手京都防卫治安事物等等各条例,另外还有三好长庆将东寺当作京都拠点的具体庭院的位置等都做出一一标注。(未完待续。。)

第439章 战略同调

与其说这是份和睦要请,到不如说这是三好长庆对幕府的一次详细行为规范,这份规范几乎将三好长庆在京都的衣食住行行为礼仪都规定的详细至极,处处都要彰显出他这个管领代对京都的影响力,乍一看简直无礼蛮横之极,可实际上恰恰显示出三好长庆心慌气短的心态。

一场叛乱一场骚动外加一个远国战败的消息,就把强盛至极的近畿霸主吓得丧失底线,其实通篇提到一堆杂七杂八蛮不讲理的要求都不重要,最核心的那部分则隐藏在字里行间之中,无非是双方共同执掌京都的防卫权,三好家要在京都设立一个驻军拠点,并要求幕府军只能保留和他的驻军相同的数量,剩余的军势移动到城外的慈照寺。

至于足利义辉最要紧的财税权则根本没提,附带的还把幕府对京都的治安惩治权附送给幕府,比起之前耀武扬威的要求财税军权全部交给三好家,京都要整体被三好长庆接管的霸道要求,这个和睦要请已经降低不知多少个调子。

另外他还要求幕府禁止吉良义时入京破坏好不容易达成的“和平”,只要幕府愿意答应这个要求,三好家愿意与幕府共同合作重建被烧毁过半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