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部分 (第4/4页)
说:“我明日先引一军,汝却引精兵于后,待伏兵出,汝可分兵击之。用车十余乘,各载柴草,塞住小路,用火烧之。吾乘势擒张郃,与雷铜报仇。”魏延领计。
次日,张飞引兵前进。张郃兵又至,与张飞交锋。战到十合,郃又诈败。张飞引马步军赶来。郃且战且走,引张飞过山谷口,郃将后军为前,复扎住营,与张飞又战,指望两处伏兵出,要擒张飞。不想却被魏延精兵到,赶入谷口,将车辆两路截住,放火烧车,山谷草木皆着,烟迷其径,兵不得出。张飞来冲郃兵,张郃大败,走上瓦口关,收聚败兵,坚守不出。
鬼谷子说:“凡谋有道,必得其所因,以求其情;审得其情,乃立三仪。三仪者,说上、说中、说下,参以立焉,以生奇。”都说张飞粗鲁,殊不知“张飞穿针粗中有细”,张飞战张颌,没有一战不是出奇制胜的。
诸葛亮智取汉中
诸葛亮智取汉中
三国时期,蜀兵挺进汉中,曹操派出徐晃作为先头部队前来迎战。徐晃有个副将叫做王平,对汉中地形地势非常了解。王平极力劝阻徐晃不要带领大军渡过汉水扎营,可是徐晃根本不听劝阻,执意带军过江,这还没有两军交战,曹军就在路途上耗费了不少的体力。
这边蜀国的黄忠和赵云前来迎战徐晃,黄忠分析到徐晃有勇无谋,并且看到曹军从早到晚一直让弓箭手向这边放箭挑战,估计到晚上也没有了战斗的力气,到时候和赵云来个两面夹击,打败徐晃不成问题。
果然到了晚上,曹军已经疲惫不堪,没有力气继续挑衅,更何况打仗了。这个时候,蜀国军营鼓声大振,黄忠从左边出击,赵云从右边进攻,徐晃溃不成军,死伤不计其数,逃亡的士兵也多数淹死在江中。王平这个时候已经投奔了赵云,成为蜀国的得力战将。曹操看到大败而归的徐晃,又得知王平已经投奔蜀国的消息,非常的生气,决定亲自率领军队与蜀兵对战。
这场黄忠、赵云与曹军先锋徐晃的首次交锋中,蜀军采用的就是“以逸待劳,安养我方之锐气,消耗敌方之士气”的战术。徐晃从早到晚挑衅的过程,就是曹军“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消耗体力与士气的过程,耗到最后,曹兵已经精疲力竭,军心懈怠,不敢安心驻扎,更不敢上前应战,而蜀军则以静制动、以逸待劳,士气正盛,全力出击。徐晃岂有不败之理?
亲自出马的曹操能否让战役有所转机?诸葛亮的第二个计谋利用了曹操一生多疑、凡事都很悲观总是想到最坏结果的性格弱点,不费一兵一卒,就让曹操大军后退三十里,这连环计的第二步又是如何实施的呢?
曹操亲自统率大军来到了汉水边上安营扎寨,曹军蜀军隔水相望。诸葛亮这个时候看到汉水上流地带有个土山,可以埋伏一千多士兵,于是计上心来,吩咐赵云带着500个士兵,个个都要拿上锣鼓号角,埋伏在那个土山的后面,半夜或者黄昏的时候听到这边放炮的信号,那边就鼓号齐鸣,但是不要出兵。
第二天,曹兵前来挑战,见蜀兵坚守阵地不出兵,只好回营继续等待。晚上,诸葛亮见敌军灯火熄灭,就下令放炮报信儿。赵云听到后,也吩咐鼓号齐鸣。曹兵以为蜀兵进攻,急忙起床迎战,但是没有发现一个蜀兵。刚刚睡下,蜀兵那边又敲起战鼓,曹兵还是没发现一个人影。一连三个晚上都是这样,搞得曹兵个个都像惊弓之鸟,曹操心里发怵,不得不下令整个军队退后三十里再扎寨。
看到曹操向后退兵三十里后,诸葛亮就让刘备渡过汉水,在江边安营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