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部分 (第3/4页)

不是端敬皇后啊!

太皇太后看到了孙子脸上的觉悟,顿时舒了一口气,她从来都没有看错,她的孙子强过他的儿,他日定能创下一番伟业,雄踞于宇内四海!

在太皇太后的郑重目光下,玄烨终是理了理微乱的衣袍,最后看了洛敏一眼,才舍得告退去上朝。

看着他离去,太皇太后才让苏麻喇姑扶着走到洛敏床前,轻轻地坐在床沿边上,望着那张毫无血色的面容,怜惜的同时又回忆到了很久以前。

宸妃是她亲姐姐,董鄂妃是她好儿媳,她对她们都知之颇深,也十分喜爱。只是她们一个夺去了她丈夫的情感,一个占据了她儿子的心,无论作为妻子还是婆婆,她又怎会不产生一种本能的厌憎?但她自己注定是不同一般的女子,她懂得如何把这样一种厌憎的情感限制在一个什么样的范围之内,如今换了宜嫔也是一样的。

原以为她的乖孙只会把心思都留在那丫头心上,那时她也曾害怕过、担心过,生怕宫廷的悲剧又将上演了,可到后来,看着他后宫和睦,心里总算放心下来,毕竟他不是福临,而和硕端敏公主只能成为他年少时的一个梦罢了。直到这丫头的出现,除了脾气,她身上没有一丁点像那丫头,可皇帝就是把她宠上了天,好在这丫头还算懂事,没有恃宠生娇,不足以对皇家构成危害,但对皇帝的影响仍是可大可小……

太皇太后看着昏迷不醒的洛敏,大大叹了一口气,对她的侍女说:“苏麻喇姑,让他们好生看着火,等这丫头醒来,我好喂她喝药。”

“哪里需要您亲自来,还是交给奴才来喂吧。”

“去吧。”太皇太后摆摆手,“这丫头皇帝宝贝得很,我也不能让她再有半点闪失,失去的毕竟是我的曾孙,我这心里也难受,去吧,让我照顾着我的孙媳妇吧。”

苏麻喇姑想着太皇太后许是思念起了她夭折了的那些孩子,触景生情,才不顾皇家尊卑,苏麻喇姑体察老祖宗心思,也不再劝阻,领命退了出去。

之后,太皇太后倒是真的一直守着洛敏,直到皇帝退朝,才回到慈宁宫休息,只是照看了一上午,洛敏始终没有醒来,那药始终煨着,却没机会喝。

这次洛敏因小产病倒,整个翊坤宫似乎都病了,足足一个月,直到出了月子,太子来了,她才舍得下床走动。

第74章 第七十四章

洛敏出月子时;过了谷雨,入了立夏,天气渐渐由暖转热,翊坤宫里却始终冷冷清清、冰冰凉凉。这一个月里;她身子虽有大好,但郁结于胸,难以抒发,时常把自己闷在屋中,不接客待人,就连皇帝来了也是闭门不见,只有太医按时来请平安脉以及小霞时刻贴身侍候着。

这日铅云低垂;她依旧木愣愣,却出奇地起床了。这一举动;无疑是侍女们千盼万盼才给盼来的,自是喜难自禁,也终于能在这宫里正常欢笑了。小霞服侍她梳洗完毕,搀扶她坐在炕上的软毡靠座上,又忙叫人将事先备好的银耳汤、莲子粥用带耳的青瓷小碗盛着一并奉上,这些都是她平日惯用的早点,小霞没有忘记,每日准备着,等着她喝。

前大段日子她胃口不佳,总喝两口便命人撤了,今儿却将银耳汤喝尽,然后捏着小银匙慢慢搅着莲子粥,一小口一小口地品味。

“主子身子大好,今儿个吃东西特别香甜。”小霞高兴地说。

洛敏不说话,只是静静地喝着粥,小霞也沉默住了,一心一意站在旁边伺候着。就在这当口,屋外来人禀报:“主子,太子来了。”

洛敏手上一顿,不小心把粥搅到了衣袍上,小霞见了即刻扯下帕子去擦,所幸留的不多,拭去了也不碍事,只是主子难得在听到太子来时会作出这般失神的举动。

“主子,可要传太子进见?”小霞小心翼翼地问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