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部分 (第1/5页)
他的十一个儿子,最大的如今不过三岁,小才半岁,却俱封公侯伯爵位,三公三侯五伯爵位,全是实封啊。
灞上李家的封地,加起来足足一千里,拥有十四块封地。
襄阳城里,沸沸扬扬。
李超功勋大没错,李超威望高也不错,李超人缘好也是事实。
可是,如李超这样,如今不过二十六岁呢,结果整个家族,一共十四个男丁,结果三代的男丁不论老少就全都得封实封爵位实封领地,加起来家族封地一千里的,真的是太惊人了。
尤其是这次皇帝给李家那几个不到一岁的儿子也全给了实封,全给了侯伯爵位后,真的是快吵翻天了。
大唐的爵位什么时候这么不值钱了?
如今大唐的爵位分为三种。
一世恩爵,就是世封爵,只是一世不能承袭的爵位,也没有封地。这样的爵位,一般是给文臣,尤其是中枢的尚书宰相九卿等,居高位,但没有太大的功勋,便会例加一个世封恩爵,九卿封伯,尚书封侯,宰相封公。这样,显示皇家的恩赏。
第二种爵位则是世袭无实封领地爵位,这种爵位都是有极大的功勋的,尤其是战功得爵位。爵位可以传给儿子,一般为降等袭爵。他们会有一块实封的田地,但没有领地。
最珍贵的是世袭实封领地爵位,这种爵位最难得也最珍贵,爵位不但可以世袭,而且除了嫡长子降等世袭外,其余诸子也能降三等左右分封爵位和领地。
甚至在这种世袭实封爵里,那些功勋最高的,一般后代袭爵,还能得到一个特旨,就是允许不降等世袭。
如李超这样顶级勋臣,将来如果去世,皇帝肯定会给一道特旨,允许李超的长子李继承赵国公的爵位,不用降等。
李超将来爵位传给儿子不降等袭爵,大家都能接受,甚至李超的封地将来推恩分封,其它儿子也能封个侯伯什么的都好说。
但现在皇帝就给李超的其它儿子全都分封了公侯,还全是实封领地,大家就难以接受了。
按朝廷现在的封爵制度。
李家现在就有十四块封地了,这意味着以后下一代,推恩袭爵,李家的十一块封地可能变成几十块上百块封地,李家第四代可能有上百个大小封侯。
这不是开玩笑吗?
别人戍边守疆,为国征战,为朝廷安抚地方,治理民政,辛辛苦苦,好多人连人世封的开国男都还没得到呢。
灞上李已经是满门高爵了。
李家的这种情况,犯了众怒了。
可在这些沸沸扬扬之中,在众人的奏章如雪片般上呈的同时,诡异的一幕却出现了。
太子全都留中不发。
然后本来已经是宣布在宫里调养身体,不理政事的皇帝却直接颁了旨意下来,皇帝称李超功绩彪炳,论功本可封王,因大唐制度不封,但大唐有功必赏,因此特将李超之功转封给他的儿子。
不但如此,李世民还亲自下了一道隆重的分封诏书,把李超一家的爵位重新赐封一遍,并把李家的十四块封地都详细的附上,诏书中特别声明,李家的这十四个爵位,下一代特许不降等袭封。
这份破天荒般的诏书颁下,而中书门下的那七位宰相,居然也无一人反对,旨意一到达中书,就都盖印签署名字,全部通过。
大唐皇帝的诏令,需要皇帝的玉玺和中书门下宰相的签章还要有三省长官、次官的一致署名,甚至还需要中书舍人的签字画押。
一份正式的诏书,上面得签上几十个名字盖上几十个章,只有这些程序走完了,才是真正的诏书圣旨,否则只有算是皇帝的私人中旨。
当这份正式的诏书颁出,襄阳城里的京官和地方朝集使们都沉默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