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部分 (第3/5页)
你所能反驳的,如此大胆,敢在朝堂之上大呼小叫,成何体统。”张温声色俱厉的喝道。
张温和董卓早已相识,虽然彼此的印象并不是太好,这样一番话其实也是在暗中帮助董卓,文人排挤武将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张温身为过来人,自然明白其中的苦楚。
董卓仿佛没有听到张温的话,继续说道:“若是不赏贾荣,唯恐天下人不服,请圣上三思。”
上首的汉帝见避无可避,怯弱的说道:“以爱卿之见,该如何赏?”
未待董卓说话,许多大臣纷纷站出来劝阻。
董卓冷笑一声道:“莫说是赏赐,就是三公之位贾荣也可做得。”
这句话一说,群臣哗然,三公之位自古以来都是海内大儒担任,三公虽然没有什么具体的实权,却是一种巨大的荣耀,而担任三公的,基本上都是头发斑白的老者,哪有让一个年轻的武将担任三公之职的,滑天下之大稽。
这一下,朝上除了贾荣董卓在内的众人,其余的人全部站出来反对,不少官员更是不断的指责董卓胡言乱语,更有甚者直接上谏汉帝让其削去董卓职位。
董卓不动如钟,冷眼看待官员们的指责,既然敢说出这番话,定然是有所依仗,他现在要做的就是将那些跳得厉害的全部记在心里。
何苗声色俱厉的说道:“董卓此心可诛,司空大人辛辛苦苦一心为国,不成想遭到董卓如此诛心之论,若是刘大人不能胜任司空一职,试问天下何人能够担任,贾荣不过是一个边郡武夫,受到圣上隆恩,理应报效国家,只不过打了几场小胜仗就想要什么赏赐,若人人都似你这般,天下岂不是要大乱了,食君之禄而不知为君分忧,真是,真是……。”何苗的故作停顿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感觉到董卓是在无理取闹。
“臣上谏削去董卓并州牧职位。”何苗向着汉帝拜道。
董卓的面色变了又变,最终还是巍然不动的居于宫殿之中,大有笑傲群臣之势,如今雒阳城中,有一万多人的军队是属于贾董一方的,世家刚刚收拢军队,在短时间内不可能组织有效的战斗力,董卓才得以嚣张起来。
董卓的军权是有了,却是小看了朝上官员对自己提出的事的决心,不少官员甚至将董卓在凉州干了一些事情都翻了出来,逐个进行点评,看着摇头晃脑的朝臣,贾荣第一次有着十分可笑的感觉,非常同情殿中的董卓,忍受着这么多的口水,带领武将来上朝这件事在贾荣的记忆里已经被这些官员说了不下三遍。
刑不上大夫,这些文官说起来也是有些肆无忌惮,武将相对来说安静了很多,只是静静的看着朝中的一切,似乎已经习惯了这些,只有何苗为首的一些武将对董卓横加批判。
连带着,贾荣的一些往事再次被翻了出来,特别是那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再次接受了群臣的洗礼,什么是天下祸乱的根源之类的话,全部说了出来,直将贾荣说的是体无完肤,从天上到地下说了一遍,更有一个官员前前后后说了贾荣一大通,贾荣愣是没听懂他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还是一个官员告知之后,贾荣才明白原来是骂自己的,跟着一群骂你一天都不带一个脏字的人一起,贾荣倍感别扭,他就想着现在手中有一把刀,看谁不顺眼上去就是一刀。
董卓惹的事,最终二人被官员批评了足有一个时辰,让贾荣切实体会到了什么才叫做国粹,应该怎么去骂人。
“都闭嘴!”殿中的董卓实在忍不住了,发出一声大吼。
群臣寂然,嗡嗡的讨论声戛然而止,上首的汉帝身体猛然一颤。
董卓如同一头被激怒的狮子,吼道:“臣举荐贾荣骠骑将军。”
何苗毅然站出来说道:“圣上,万万不可,一点点小功劳就想要这么大的赏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