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部分 (第3/4页)

的挎包现在空空如野。准确的说除了一些树枝烂叶子以外,该有的东西一样都不见了。

老天!叶扶苏被这个倒霉的发现吓得头皮一阵发紧。开什么玩笑,在原始森林里把指南针丢了。这不是跟丢了半条命没什么区别么。不死心的叶扶苏把全身上下翻了一个遍,失望的一屁股又坐回到了灌木丛里。完了,有用的东西全没了。现在叶扶苏的身上,除了枪支弹药、刺刀小铲以外,就剩下半盒湿透了的香烟,一个打火机和小半口袋的野果了。背囊里还有一件雨衣、几双袜子、绳索和一条薄被。好在薄被是用雨衣包起来的,没有弄湿。一次性的打火机也被挤裂了,肯定是不能用了。坐在灌木丛里,叶扶苏好一阵才恢复了思维。用哥几个经常说的话来形容,哥们儿今天算是衰到家了。先是被人打了伏击,然后又是人追狗咬的被逼着逃命,好容易算是摆脱了,又发现自己基本上算是迷路了。

第九节 大雨中的变数(2)

看着不见一丝星光的天空,叶扶苏苦笑着琢磨起了怎么办。没吃的还好说,大山里有的是中药(他就认的一些中药);这里没有什么猛兽毒蛇,基本上不用担心安全问题;可没了方向,自己怎么出去呀。基本的辨别方向,叶扶苏还是听老侦察兵说过,自己也在书上看到过:比如利用太阳和手表判定,在当地时间6时左右,太阳在东方,12时在正南方,18时左右在西方,可现在是晚上8点多(还好,手表没装在包里)。“时针折半对太阳、12所指是北方”看来也是没戏了。还有利用独立大树,通常是南面枝叶茂密,树皮较光滑;北面枝叶较稀少,树皮粗糙,有时还长青苔。砍伐后,树桩上的年轮,北面间隔小,南面间隔大。呵呵,免了吧。这里是密林,独立的大树,连他自己还在灌木丛里呢。还有什么来着?对了突出地面的物体,如土堆、土堤、田埂、独立岩石和建筑物等,南面干燥,青草茂密,冬季积雪融化较快;北面潮湿,易生青苔,积雪融化较慢。土坑、沟渠和林中空地则相反……我靠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干燥你个头呀,积雪,你先下雪呀,下什么雨呀;对了,对了,书上还说了,我国大部地区,尤其是北方,庙宇、宝塔的正门多朝南方;广大农村住房的正门一般也多朝南开……你大爷的,回去就给那个写书的剃了头送庙里去。

叶扶苏现在心里真盼着红军弟兄们赶紧搜索过来。要不那三个怪物回来也成。大不了一拉手榴弹大家一起完蛋。总不能留我一个人在这里吧。好半天叶扶苏才算是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总有办法出去的。再说这片原始森林也不大,听说是最近几年才封山育林的。大不了朝着一个方向先走吧。这雨还能老下。见着太阳就成。在这之前么还是顺着河流走比较好。一般中国的河流都是自西向东流的(可那是指的大的河流,没说小河沟也是一定这样呀)。中国的地势就是西高东低么。文水就是这样。对了,顺着河流走没准可以到文水河。顺着河走吃喝都有,不会迷路。

拿定主意,叶扶苏打开背包,把雨衣取了出来,抖搂开披在自己的身上。书上说在密林里由于空气不流通,很容易中暑。可被小风吹得一阵阵哆嗦的叶扶苏现在恨不得有身军大衣穿。又是书上说,你个先人,我都快成了书呆子了。叶扶苏一边把雨衣裹在身上,一边跟自己叫着劲。左右踅摸了半天,抽出刺刀给自己修了一个拐杖,独立团经常在驻地附近的山里进行训练,一条拐杖对于远足者有多重要,这点叶扶苏还是清楚的。

不知道团里知道自己失踪会不会派人来找。也###天他们就会知道的。至少,会上报演习指挥部,让他们派人过来。依着班长和连长他们的脾气,还真没准要求跟来呢。估计团长也会着急上火的。弄不好还得派个直升机来,嘿嘿,这回又是臭名远扬了。

由于看不清两岸的道路,所以只能凑合在晚上趟河了。小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