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4/5页)

读人读到心,事事都顺利

更新时间 2012…05…25 15:20:38字数 2319

有这样一个故事:王先生与张先生在一家商场相遇,张先生带着他的独生儿子,两人边走边谈些生意上的事情,当经过玩具柜台时,王注意到张的儿子的眼光落在一个变形金刚的玩具上。第二天,王来到张的家,送给张的儿子一个变形金刚的玩具作为礼物,张的儿子很高兴,因为他不会想到,他的父亲有一天要给“王叔叔”一个更大的面子,从而将这个欠下的人情补上。

通过别人的一举一动来发现他内心想要的是什么,是读人的目的,也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名词叫做“非语言交流”。非语言交流通常指用非语言行为或身体语言交流,它是传递信息的一种方式,这一点与口头语言一样,不同的是它是通过面部表情、手势、身体接触(触觉学)、身体移动(人体动作学)、姿势、饰品服饰、珠宝、发型、文身,甚至语调、音色及个人声音的音量(而不是讲话内容)等传递信息的。

微表情心理也是属于非语言交流的范畴。

通过非语言交流,一个人会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表现出自己真实的目的、真正的思想和意图。大多数时候,人们都会使用“告诉”这个词语来说明某个人非语言交流的行为。但人们往往在关注别人的时候,却常常忽视了自己的表情变化。

再来看一起发生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案件。在审讯一个嫌疑人的时候,这个嫌疑人所说的话滴水不漏,从头到尾没有一丝破绽。正当警官们迅速记下他所说的话的时候。他的一个小小的举动引起了一位警察的注意,他在交代案情说自己左拐的时候,手指的方向却是右边。他所说的话和他的手的举动不符合,从而让警官判断出他在撒谎。而在随后的较量中,他最终交代了自己的犯罪事实。

所以说,一个人的语言可以骗人,可他的言行却是诚实的。通过一个人的非语言行为,就可以让自己掌握别人的心理意图。从而给自己留下充足的时间来让自己作下一步的打算。

学会了通过一个人的言行和表情的变化来破解他心理活动的方法,会让我们在和他们交流的时候更有信心,从而能让我们更好地达到我们心中的目标。

·读人之关键,培养洞察力·

我们平时在和别人交往的过程中,根本不会注意到对方的身体所发出的信号。我们要清楚,仔细观察对方身体一举一动的重要性,和专心致志聆听对方讲话是一样的。可以作一个假设,如果我们在听别人讲话的时候耳朵里面塞着耳塞,那我们如何能听清楚别人讲话的内容呢?这是一个多么愚蠢的做法。同样的道理,我们不注意别人细节的变化也像给自己的眼睛戴上了眼罩一样,我们如何能理解别人的身体信号所要传达的意思呢?

其实这些身体语言并不难发现,只是我们一直疏忽。所以,大多数人不会注意到周围世界的细节变化,他们也就不会意识到自己的周围有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一个人手脚的动作可能与他的思想或目的大相径庭,但是却没人发现。

大侦探福尔摩斯破案的故事,已广为流传,脍炙人口。形形色色、离奇古怪的复杂疑案,一经福尔摩斯的侦察分析,蛛丝马迹毕现,真相大白。在作家柯南·道尔的笔下,福尔摩斯完全是一个学识渊博、观察力非凡的人。

在《福尔摩斯探案集》中,福尔摩斯对华生职业的判断让人叹为观止,他说的话译文如下:

“这一位先生,具有医务工作者的风度,但却是一副军人气概。那么,显见他是个军医。他是刚从热带回来,因为他脸色黝黑,但是,从他手腕的皮肤黑白分明看来,这并不是他原来的肤色。他面容憔悴,这就清楚地说明他是久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