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部分 (第1/4页)
——————分割线——————
注1:历史上拉。登在阿富汗战争期间只是小有名气,创办的“服务营”直到1988年才变身“基地”。
注2:恐怖机器人的北约代号是形象的“Bugs”。
注3:即壳式铠甲,虽然北约不可能拿到具体参数,但通过之前战场上刀枪不入的政委大能们的表现,防护能力还是能推测个大概的。
第二十三章。圣战(五)
“轰——”
地动山摇,那是“美杜莎”第三次施展魅惑的亲吻,却已然让天空破碎、大地恸哭。基于微晶复合金属加工技术制造的280mm/L88型“火山”巨。炮在阳光下有着无与伦比的美。感,让被导弹部队压过一头的撸炮青年们兴奋不已。
原本是为了代替旧式自行榴弹炮所研发的一款通用型大口径火炮,在运用了新工艺技术后却一跃成为防卫军装甲部队支援火力的明星。在40至80千米的距离上,这门加农炮的shè速和弹道jīng度都足以弥补导弹部队火力支援的空档。正常使用时,连同火控计算单元测定目标方位、调整shè击角度在内,可以达到每分钟3发的shè速;在极限状态,不顾寿命关闭自动冷却设备的情况下连续发shè,可以达到每分钟五发的shè速。
最终,这门炮装上量产型天启的底盘,凭借底盘优异的承载能力和稳定xìng,具备了行进中开火的能力。当它使用专用的火箭增排爆燃弹时,shè程、命中率和摧毁半径都让参观的军方代表赞不绝口。另一个众所周知的秘密就是,“美杜莎”在最极端的战况下可以连shè十万吨当量的战术核弹头,彻底摧毁shè程内的一切事物。
相对于口径达到420毫米的某巨型自行榴弹炮,“美杜莎”自行火炮具备了机动、火控和持续火力的绝对优势。这件威力惊人的武器可以在通过工程吊机将模块化的炮身迅速拆卸,将地盘和火炮分别用大型运输机空投。战地工程车可以很方便地将两者在半个小时内组装起来,使得二十五米长的大管子架设在一百五十吨的底盘上,霸气威武莫过于此。只要“美杜莎”的各项xìng能参数经受过实战检验,那么防卫军的大订单就十拿九稳了。
之所以要花费笔墨介绍这一款苏维埃大炮兵主义的产物,是因为我们英勇无畏的魂斗罗兄弟正一脸纠结地透过绝缘面罩偷。窥着在这款巨无霸边上拉着线路收集数据的“技术人员”——一群身着抗冲击装甲,具备类似磁暴步兵外骨骼动力系统的斯拉夫大汉。
之前,少校同志和他的搭档很惊喜地发现苏联的机器人居然真的像那位该死的谢菲尔德说的一样,是依靠“视觉”或者“电磁感应”来分辨敌我;阿富汗富含金属矿脉的地理环境加上sè调sè调单一的自然背景,居然很成功地使“虫子在十几米外行动都无法发现两个不速之客。
不过他们的幸。运到此为止了。见到这些“重装步兵单位”后,麦克米兰少校第一次觉得自己不怎么可靠的MSG96式狙击步。枪(注1)还不如换成榴弹发shè器。更糟糕的是他确实没有能有效对付这些铁罐头的武器,为了这次行动所配备的附着了量子迷彩和绝缘蒙皮的枪。支都是改装过的轻武器。虽然他自信自己的技术能在一千米距离上击穿苏式护甲的弱点,但北约到现在连磁暴步兵的装甲模块分布的情报都欠缺。他将兵工厂的测试人员当做新型的磁暴步兵,盘算着怎样才可以像瞒过无脑的机器人一样骗过人类。
没有无线电,没有光信号,神奇的S。A。S战士通过手指敲打莫尔斯电码的原始方式交流着。
麦克米兰:磁爆线圈……电路未发现……发电机未发现……
普莱斯:……爆破……
麦克米兰:埋藏式……危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