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 (第1/4页)
引用的,就是“不亡以待尽”。这是庄子对于人生价值、生命价值的一个定论。看到人活一百岁,或者一百五十岁;我也活到九十岁,看起来是活着,实际上是“不亡以待尽”,等死而已。
当你第一天生下来,就已经开始死亡。你说这个孩子几岁了?三岁。唉,前面的已经死亡了,后面来的日子,随时随地在死,在衰弱,在消亡。所以,生出来会老,会生病,老就是一种病,最后是死亡。老病是中间,是死亡的一个前奏。生与死是相对的,对待道理,观待道理,有生必有死,不过早死迟死而已。所以人要修到青春常驻,永远保持青年一样健康,那是不可能的。但是也有可能,这是秘密了。《楞严经》上说,有秘密在,看你怎么做工夫。但是也不是永恒,不过衰老得慢一点而已。
我们了解了这个之后,现在再讲人的死亡问题。刚才说的是,一个人很安详地在自己家里寿终正寝地死。当病人要死以前,四大先起变化。首先是地大发生障碍,变化了,人体的地大是骨节、筋骨。所以年纪大了的人或风瘫了的人,半边没有知觉了,筋骨、神经这些死了,也就是地大的半边已经死了。我们现在不讲医学,讲医学更细了。
要死以前,身体动不了了。我们读儒家的书,看到孔子的学生曾子,写《大学》的曾参,临死前,告诉旁边的学生和儿子:“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曾子临死,为什么叫启予足,启予手呢?因为不能动了,告诉学生把我的脚放好,手摆好,我要走了,最后一口气了。然后,弟子们告诉他,老师啊,已经摆好了。他说,我现在告诉你们,我做人一辈子,常常提心吊胆,战战兢兢,战战是发抖的样子,兢兢就是脚都不敢踩实的样子;如临深渊,好像站在悬崖边缘,脚下是万丈深渊,一不小心就失足成千古恨了。如履薄冰,初冬刚结薄冰,或早春要解冻时,走在河面上,要有工夫有本事,一个疏忽,掉下去就没命了。做人一辈子,要想修养到死都没有遗憾,如孟子所说“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实在是个伟大的工夫。
人骗人是常事,最妙的是人还都喜欢骗自己。可是到了自己要死的时候,仍骗不过自己。要想做到内心对人没有亏欠,就“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了。人生是如此之困难,尤其是利害关头,能不能为忠臣,能不能为孝子,就在这么一念。如果怕自己吃亏,就掉下去了。现在我手脚都失去了知觉,已经死了一半了。“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到这个地步,我才敢说大话,我不会再犯错了。“小子!”意思就是说,你们年轻人要留意啊!
当这个身体不受你管,有时候连翻身都难,这是地大先死亡。不过还有医药可救。
第二步,水大分散,这是正要死,真的要死了。两个眼睛瞳孔放大了,你虽然站在他面前,他看你距离好远,像一个影子一样;你跟他大声讲话,他听到像蚊子叫一样——啊?讲什么?听不见啊。身上出冷汗,汗流出来是黏的、冷的……这是水大分散。我们这个身体百分之七十是水,水大分散,就出这种汗了。一看这个现象出来,几乎没有救了,到了真正要死的时候了。接着肛门打开,最后一次大便;最后一次出精,非常短暂的性快感,没有救了。这是身体下面现象。
身体上面呢,喉咙这里呃……呃……的,呼吸很困难了。水大死亡之后,跟着来的是风大分散,气也马上要没有了。这个时候,说不出话来,气上不来了。现在医生就打开喉部气管,插管子,抽痰。水分流不动变成痰了,医生只好把痰抽出来,肺都严重发炎、支气管被痰塞住了。抽了痰,呼吸的气一步一步上来了,呃……呃……呃……最后,气到喉结处呃……呃……如果一口气上不来,气断了,就死亡了。
当年一些老朋友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