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 (第3/5页)

运行周天,而且还得先替他通经络。

关于打通经络的方法,余树奇虽经姑姑详为解释,但这一件大事,倘若一时搞得不好,对方不是“走火”便是“入魔”。走火则血脉倒冲脑顶,轻则瘫痪,重则身死;入魔则眼底出现幻觉,轻则痴呆,重则疯癫。

余树奇艺业虽高,那敢拿别人的生命作儿戏?

他寻思多时,最后还是决定先教宋改拿桩练步,再教练气吐纳,最后教静坐运脉。按就这个顺序,则宋改学头两阶段的时候,他自己已可以更进步钻研独孤老人武学的奥秘,和替宋改打通经络的方法。

以他这时的功力,帮助别人打通经络并非难事,主要的问题在于对方完全不懂如何运气行功,和如何防止对方走火入魔,如何制止走火入魔。

余树奇几乎花费整夜的时间来苦思这一桩难事,连他自己的日课都被耽搁了下来。

到了黄光重现的时候,余树奇依照夜来的决定,开始教导宋改拿桩练步的功夫,扎好寻常武艺的基础。他自己则独坐一隅,钻研独孤老人的武学,和苦练“盈虚太阴功”的奥秘。

已往,余树奇仗着有姑姑教他,不懂的地方就问;并不需多费脑力。这时为了要传授别人,不得不痛下苦功,在教学相长之中,悟出更多的变化,其中好些是姑姑未曾告诉给他的奥秘。

究竟是姑姑藏私,不肯教他,抑是姑姑自己也没有发现?余树奇可不能理解,但他自己知道独孤老人那本秘笈对他有极大帮助,因为那本秘笈所载,俱是阳刚的功夫,恰可弥补盈虚功的阴柔不足。

所谓孤阴不生,孤阳不长,余树奇此时兼学一正一反的两门绝学,艺业更有一日千里之势。

宋改循序渐进,不消几个月的时光,已将各阶段的艺业完成,周身经络也由余树奇费了极大的工夫替他打通。这时他在武艺上,与前时判若两人,只火候上相去尚远。

但余树奇有一身急事,那能够久居深窟?见宋改已尽窥门径,也就打点离谷的事宜。

这一天,余树奇将来时所穿的衣物捆扎成一个小包,与软晶剑,小匕首,拴在腰际,带着宋改到达池边。本来师徒两人曾在池里洗澡多回,但因分别在即,余树奇仍是殷股叮嘱道:

“这池里凶险太多,你估计自己水底潜踪的功夫若未练成,决不可擅自潜往池底中央。

我这回上去,一定先往你家察看情形,并将木柱,藤管,布匹等丢下来给你,若果以你的掌力击石成粉,剑风远达十丈的时候,便可利用木柱,藤管等物离开这绝谷。”

宋改和余树奇虽仅相处几个月,也懂得依依不舍,对小师父所嘱,不时点头道:

“弟子自理会得!”

余树奇叮嘱完毕,不再耽搁,说一声:

“你回去好好练功罢!”话声一落,身形也飘然向池中央的急漩处一落。

虽然他的艺业大胜往时,仍然无法在漩流的水面上站得住脚,只闻“哗啦”一声水响,余树奇的身形已直沉下去,浪花一卷,人已无踪。

宋改骤见此变,惊得叫出声来,几乎要跟着跳进池去,旋而想到乃师原是要下漩流,才哑然失笑,独自回头。

余树奇被浪花卷得,当时也免不了一惊,竟致呛了一口,但他立即施出水底潜踪的技艺,平衡了身子,一任水力漂流。在这时候,他却感觉到所经的地方似乎十分陌生,心里暗自起疑道:

“难道另有一条水道?”

照说他这时的艺业比头一次要高得多,头一次能够安然脱困,这一回便不该有若何困难。

那知事实上大大不然。这回他每次换气之后,都要经过很长很长的时间,才获得再一次换气的机会。这就说明了他这时所经的路,和头一回并不尽同。但他已抱定“死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