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 (第2/4页)

为嘉许地看了浩星明睿一眼,“你能够及时洞察此事,实是难得!无论那个冷衣清究竟是何居心,你都要替朕尽早将其探查清楚,这你可能办到?”

浩星明睿忙躬身答道:“臣弟定当尽心竭力,不负圣望!”

当日圣旨便颁了下来,且是由皇上身边的总管郑公公亲自去定亲王府中传的旨命定亲王即日起正式上朝议政。

听到这个消息,众多大裕朝臣的心中皆是一震。

原以为皇上只是因为与北戎的战事一起,方想起了那位曾经战功赫赫的定亲王,于是要对他这个被冷落多时的皇弟做些补偿大不了就是多给些赏赐,偶尔召进宫里去叙叙话,甚或是向他征询一些军事方面的意见而已。

可是谁会想到,皇上竟然如此郑重其事地下了旨,给了这位连虚职都没有的王爷立于朝堂之上的特权,而这种权力,竟是连皇上的嫡长子,同时很可能也是未来的储君济王殿下,都从未有过。

如此看来,今后在大裕的朝堂之上,这位定亲王爷将会是一个绝不容忽视的权重人物。而大裕的朝局,从此也将进入一个更加微妙莫测的阶段,究竟谁主沉浮,怕是还需拭目以待!

第五十一章 各怀心机

为了将假定亲王的角色在皇上面前演得逼真,浩星明睿特意没有向萧天绝过多地询问有关宋行野的情况,而是完全按照郑公公派人送来的极其简略的一些记载来了解宋行野其人。

待到真的步入了朝堂的那一日,浩星明睿才发现,其实在这朝堂之上,并没有多少让他开口说话的机会,唯一能够畅所欲言的,便只有皇帝陛下一人。

皇上当庭下旨,敕封原靖远将军宋行野为靖远大将军,钦命为援北军及北境军主帅,三日后统率十万援北大军赶赴津门关,抗击戎国来犯之敌。

下了朝,宋行野只来得及过来与自己的老上级定亲王见了个礼,便行色匆匆地赶去与枢密使和兵部尚书商讨出兵前的诸般准备事宜。

倒是此刻越发显得轻闲无事的左丞相冷衣清,主动走在了浩星明睿的身旁,一路闲话地陪着他向宫门外行去。

自从那日选德殿一见,这位左相大人便引起了浩星明睿的格外留意,只不过他当时是把此人列为一个潜在的强劲对手,甚至是一个必须适时清除的对象。可是令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冷衣清居然还有着另外一重身份,他竟极有可能是萧玉的亲生父亲!

如此一来,他对冷衣清的态度就不免变得复杂起来,既痛恨此人对芳茵母子的冷漠无情,又无法再将他视作可以随时消灭的敌人,毕竟血缘是谁也无法斩断的一种纽带。最终,在思来想去之后,他做出的唯一决定便是,先确定这个冷衣清到底是不是萧玉的父亲。

“听闻左相是徽州人,本王的一位故人也来自徽州,曾听她提起过那里的山水秀美、人物风流,实是令人心向往之。遗憾的是,我一直在京养病,无缘去那里亲历游览一番,不知左相近年可曾回乡省过亲?”

听到这状似无心的一问,冷衣清面上挂着的那抹温雅的笑容微微一收,转而用一种略带伤感的语调答道:“臣的双亲已故去多年,而我在京中又常被俗务缠身,却是已有十余年未曾返乡了。”

“原来如此。”浩星明睿只是略微点了点头,便未再继续深问。

冷衣清却就此接过话来问道:“不知王爷的那位故人可还在京中?臣倒是想与他见上一见,共叙故园风土,也算是聊慰思乡之情。”

浩星明睿神色黯然地摇头道:“她已经故去多年。唉,可叹伊人已逝,唯留旧梦依稀!”

冷衣清的目光极快地从浩星明睿的脸上一掠而过,见他神情落寞,竟真是一副无限感怀的模样,不由心中暗自思量,这位假王爷此刻是在做戏还是真的在感伤往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