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部分 (第4/4页)

用多说了,王国维的力作。每二批书更多,也更吓人《宋元戏曲考》作者王静之,原著也是王国维、《论商》作者孔方兄,《数学》《形学》作者王动,《标点》作者王动,《本草纲目》作者行痴道人。王动的行李有整箱的书,王国维的,钱穆的书都有,还有陈寅恪的《柳如是别传》,但这不敢印,明末的人物故事,真要印出来,不知要掉多少脑袋。出王国维的这两本书,目的是为了捞名声,短时间出名。《论商》目的是为了打破轻商的观念,无农不稳,无商不富。《数学》和《形学》,后者其实是几何。王动只把初中的知识放了进去,估计这会也一定能惊世骇俗了,《标点》其实是个小册子,张浩说了,第一批书里用的标点,这还是个新事物,最好出个小册子说明一下,于是王动就编了这个小册子,《本草纲目》是巧了,王动赴藏之前,听人说藏红花,红景天,雪莲还有藏药之类的东西,于是就买了本《本草纲目》学学,本来的是为了到西藏收点冬草夏草,这东西可不便宜,当然了考虑到当时的医学水平,这本书王动一共印了一百册,每册定价五百两天价。第三批书,其实王动已经准备好了,但没敢送去,想压一下,看看反应。第二批书出来的时候,潇湘书局正式挂牌了,印售租书。印售就不讲了,特别是租书,这在以前还真没人做过这生意,王动也是考虑到当时知识的垄断才想起租书这生意的,不过他这会租的书可不是言情和武打书,而是潇湘记买来经史子集……

周公,姓姬,名旦,亦称叔旦,因封地在周(今陕西岐山北),故称周公或周公旦,而且有意思的是,周作为姓,据传战国时期,周王朝没落,王室成员弃姬姓避祸而姓周,周公在历史上的地位非常之高,主要他是儒学的奠基人,而孔子一生最崇敬的古代圣人便是周公,孔老二在《论语》里感叹,“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此隐喻周代礼仪文化鼎盛,后世则失落了。西周的繁荣与周公有重大关系,周公的言论可见于《尚书》,《尚书》是经典,读书人必读之书。但是让周公家喻户晓并不是阳春白雪的《尚书》,而是伪称出自周公的《周公解梦》,这书应该算是中国劳动人民关于梦的智慧与想象力的结晶,托着周公这个圣人的名字,好听,内容又实用,反正古代人不是客观唯心,就是主观唯心,这样解释梦很好用。读书人其实把《周公解梦》当个消遣的玩意,但也没人大声去讲这不是周公写的,无所谓的东西,一笑了知,于是,这书传自周公,倒是在民间扎下了根。

《梦的解析》三个书院各送了一本,收到书的人,看这名字,就放一边了,知道是个看着玩的书。结果第一个看这书的人,便被迷住了,为什么“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为什么“梦是反梦”。此人拿着这书倒是没撒手,一口气看完,然后进入一种梦的状态,不知自己是不是在做白日梦。还没反应过来,书已经被第二人抢走。

《人间词话》和《宋元戏曲考》这种书才是文人的最爱,结果一送过去,山长教授先读,读完再按资排辈的来,然后再是优秀学生,然后才是一般书生,当然了这只是正常顺序,山长拍案的时候,教授们已经去买了,教授要去买的时候,用心的学生都知道了。这书是王静之所作,王静之的词名盛著,这会终于看他出书了,于是这两本书在潇湘书局卖的很好。

《数学》和《形学》买的人不多,开门有三天一共只卖了五本。相形之下卖的最多的是《标点》,本来价钱也便宜,三十文一本,基本和菜刀的价钱差不多,但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