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部分 (第2/5页)
两人三骑,怕是这会很多步卒多过骑士。是年,邱福67岁,李远46,王忠51,王聪53,火真61。五天的行军,这会精神最好的居然是邱福和火真,这两人还真对得起猛将的称号。
要不要再追,大家意见不统一了,帅营里,火药味起。
“将军轻信敌言,悬军转斗。敌军工示弱诱我深入,再往前行,必不利于我军工,退又获为所乘,如今唯有结营自固才是上策。”李远进言。
“行百里而半九十,事以至此,敌酋近在咫尺,岂可功亏一篑,参将是跑不动了,还是胆怯?”邱福不以为然。
“将军,结营非怯也,白日营内可扬旗伐鼓,出奇兵与挑战;夜多燃炬鸣,以壮军势,使彼莫测。我军毕至之日,便是合力进攻之时,一战必捷。否,亦可全师而还。”李远年龄最小,级别低。
“不战即言全师而还,将军真是累了怕了。”邱福哪里听的进去。
“将军,大军急行五日,敌军踪迹不明,如今军马疲惫,即使遇敌,胜算难定,不若结营以待……”王聪也力言不可。
王忠平时就是个不喜欢说话的,而火真的性格如他的名字一般,虽然也有些怀疑,但邱福一说战斗就在眼前,他的精神头就来了。
“某为主帅,当令行禁止,即刻出击,违命斩。”
李远听到邱福这话时,突然地想起了王动临别时对他的忠告。
茫然,李远真的没想到,局势会展到这一步,本来他早早的就把王动的话丢到九霄云外,而此时,他真地佩服王动的判断,佩服王动的眼光。到底要不要,按王动的建议去做。
帅营内,僵局。邱福怒气冲冲,王聪敢怒不敢言,火真面无表情,王忠直摇头。
“主帅军令不敢有所违,一言断送万余将士性命,误了皇上的旨意,将军可担代地起。”李远反了。
“呛啷”一声,邱福拔剑在手,“竖子无礼,轻言犯上,当斩!”提剑就要砍人,一边地火真王忠连忙拉住。
李远并不示弱,退后一步,“将军前去受死,李远恐难作陪,但请率众殿后二十里,若军情果如将军所算,三刻之内也可援手,是役远能以身免死,来日定将头颅交于将军。”
邱福在一个时辰之前也没有想到,居然有人会犯他的军威,而且居然是参将。帅营里这会地气氛又不似刚才,邱福是盛怒,连连令,叫亲兵进帐绑人,而进了营帐的亲兵,又被王忠火真等拦住。
李远说的没错,永乐在他们出前还真的说过,如果敌人很容易被打退,那要注意有伏兵。
“战事未起,自家先斗,不知皇上会怎么看。”王忠话了。
一提到皇上,这下大家又冷静了下来。
“将军,安平候亦是为公,暂且寄下他的头颅。”火真打圆场。
李远感激的看了火真一眼,火真也是摇头。
“某家原随将军前去杀敌。”王聪话。
“靖安候随平安候殿后,某家也随将军前往。”火真也表决心。
王聪本是支持李远,火真也是中立的,但这么一闹之后,两人不得不表态了。这下反把邱福凉一边了,气的邱福手起剑落,把帅案一剑砍成两段,然后冲出了营帐。
时不我待,吵归吵,仗还是要打,最后,王忠随李远殿后,火真王聪随邱福出击。
本雅失里和阿鲁台是新败,败在了阿鲁台的私心和本雅失里的野心之上,瓦剌怎么说也算是蒙古人,他们之间是内斗,对阿鲁台来言,本雅失里也是他手上的棋,对付蒙古诸部的棋。但是对于明朝人来说,那是外战,两人紧密的团结在了一起。
邱福带着五千人没追出去二十里,便现了不对,蒙古兵多了,不再是几十人几十人的出现了,但不同的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