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部分 (第4/4页)

然赵明这个上官这样给他们改姓,他们也就认了,听那话就知道,赵明也是肚子里没多少墨水的。巴刺地中文本来就是非常地好,能被派到龙城带新兵又是军官的这些古里人,一般都通中文,不然没法交流。

“古里团就交给他们了,巴刺你们好好合计合计。”赵明说这话的意思是甩手。今天谈的是古里新兵的接收问题,赵明最头大的就是这里牵扯到宗教问题。王动是个是尊重宗教信仰地,所以在龙城,很多地方都会集中建庙,你可以看到一排建筑寺庙和教堂联在一起。赵明一看到这小中大三巴站一排都是古里人,穿的却不一样,他就知道了,拜的菩萨不一样。偏偏这些人拜的菩萨还与赵明知道的不一样,不是太上老君也不是如来佛。这也就算了。古里人身上总有那么股味道,怪怪的。

“赵大人性格直,不过是个不错的上官,诸位相处多了就知道了。”巴刺知道赵明不喜欢闻古里人身上的味道。知道他又要开溜。

赵明不爽归不爽,已经做到这个位置上了,这种不爽不会表现在脸上。赵明走了之后,三位,不,四位姓巴地坐那谈话。巴刺的亲兵送了茶过来,绿茶。

“巴刺大人,龙城的茶没锡兰山的好,淡。”小巴算是三人中级别较高的。他是个中尉。另两位是少尉。

巴刺看了巴布欣一眼,心想。这个包头看来还不懂唐人的习俗。锡兰山是有好茶,但要和他今天喝的茶相比,还要差上一个级别。这铁观音可是福建的名茶噢!他们这房间里的茶叶还是吕则成托郑政搞来地,巴刺也没和巴布欣解释什么。

“几位住的都还习惯吗,新的营房还在盖,这次过来的新兵,还不知都是哪里人,到时要好好安排,几位要多费心了。”

“有名册过来,上船就分好了,昨天看了营房,问题不大。”巴赫里在以前是个军官,后来做了生意,结果在从古里往苏门达刺地海上船出事了,当他被救到苏门达刺时,只身一人。在苏门达刺混了五年终于有钱回家了,回去后现物是人非他家还真的只他一人了,想着在苏门达刺做的小买卖已经很顺了,于是他又回到了苏门达刺。大量的古里到了苏门达刺之后,他这个老同志马上被招去做了管理,最后又干老本行,当了兵,负责苏门达刺古里人生活区的防卫。他在苏门达刺就是专门负责接人训人的,所以他算是熟门熟路。

老巴不出声,他的中文水准较低,处于能听懂阶段,讲的很差,所以他一般不大说话,多做少说,与他原来的木瓜身份很相称。他能从军能做到现在这个位置,主要是因为他地身手不错,兵器是长枪,他是这次过来地教官。在古里他是赤贫,他有三个姐姐两个妹妹,都是织工,姐妹们到了苏门达刺之后,他也跟着过来了。不过现在看不,他是家里人中混的最好地,已经是军官了,且入了苏门达刺籍。

“巴刺大人,我只是担心食堂不够大,第三批人到了。是不是弄个专门做给古里人吃饭食堂。”

巴刺也没有想到中巴会提这个事,相对而言这个巴赫里在军人生活管理方面算是最有经验的。

迪阿旺和犹多阿诺是从旧港调过来的,这两人在旧港口军队里任职多年,两位都是百夫长,这次支援到了龙城之后,他们换了中尉的衔。迪阿旺这次过来职责与巴赫里一样,算是马来团的团长,而犹多阿诺是教官,此人一手好刀法,玩的是爪哇和满刺加一带特有的兵器巴冷刀。

古里第一批过来的人有两千多,从爪哇,泥,彭亨,吉兰丹,丁加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