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于莉要来了 (第1/2页)
赵芹到邮电局的时候,也给齐亮发了一封电报,里面也只有两个字,回信。 回到家的时候正好碰上早退的闫阜贵,又在收拾自己的鱼竿和自行车呢,看见赵芹车上的东西赶紧过来帮忙推了一把,要不这个门槛可不是那么好进的,赵芹之前提过意见,让把门槛锯了,但是开会的时候没有通过,因为在传统里面,没有门槛不吉利,是败家的标志。甚至还有人举了例子,那就是大清皇帝为了骑自行车锯了门槛之后,大清就亡了。 所以这个十八公分多的门槛就一直保留至今,院里的自行车越来越多,有意见的也越来越多,但是很多人本着我没自行车,我也让你不舒服的原则,都不同意,也只能不了了之。空车好进,但是装满东西的车就不好进了,所以大家合伙做了一个过渡斜坡,就放在门口,谁家要进车,就用这东西垫一下。幸好进门之后,赵芹回家走的东夹道是一马平川,不用考虑什么台阶的问题,至于她自己的家的门槛,那是活动的。 先是给邻居保卫员说了一声,齐远家的事,这种东西,虽然不知道是什么事儿,但是说了总比不说好。然后回到家里开始写信,大致说了一下,赵鑫学习非常好,已经是一个研究生了,然后鼓励他什么时候都不要放松学习,学习是为了充实自己的大脑,能提高自己的能力,并不是为了考大学。然后说了一下现在赵鑫对齐远的态度,她并不可能去看她这个爹。然后告诉她,她们娘俩都是大学生,有额外补贴,并不缺粮食,不用他挂念。最后嘱咐他,年纪也不小了,也应该考虑终身大事了,顺便说了,结婚要是缺什么,可以给她说,毕竟这边是京城,比他所在的屯垦农场要方便的多。顺便整理了一小匹布和几斤棉花,还有一些全国粮票,都拿到了车上,准备寄出去。 出门的时候,正看见闫阜贵正在往外送人,一个年纪差不多的人,两个人都笑的跟哈士奇的。这人是谁呢,于莉的爹,于莉年纪也差不多该找婆家了,于莉长得也漂亮,也挺能干的,说起来应该不难找婆家,但是于家定量不够,家里还养着一个农村户口的奶奶不说,家里还重男轻女,要让他家唯一的独苗吃饱,还得吃细粮,在这个大部分人都吃不饱的年代,居然养出了一身膘,也导致了他饭量进一步增大。所以于家提出来的结婚条件是,于莉可以不要彩礼,但是定量必须留在娘家,甚至可以一年补一百块钱给她,相当于买粮票了,有点类似于把非法买粮的风险转嫁,毕竟于家出身不好经不起折腾,直到她弟弟成年。当然也不用于莉养老。 于莉的妹妹,于海棠和何雨水同岁,也是45年生人,甚至比何雨水还小。她弟弟就更不用说了,51年生的,今年才九岁,到他成年还有十一年,也就是说,于莉的定量要在娘家留到71年甚至是72年。好家伙,嫁闺女,不带定量,这娶了之后连自己都喂不饱,别说生孩子了。所以于莉要结婚只能找那种大家庭,家里人多,定量多,一人一口就能多养活一个人,至于生孩子,那就更是不用想,在定量还过来之前,根本不能考虑,小孩的定量都是偏少的,很多时候都是吃的父母的。 送走了老于头,闫阜贵在这里一阵后怕啊,幸亏当初没应下这老于头的话,两家结个儿女亲家,否则这日子就没法过了。到时候自己这个闫老抠的名头可就真的坐实了,而且自己想见下一辈人,还不知道得等几年呢。殊不知如果没有赵芹当初给他提的可以通过优秀教师获得保送名额,闫解成知道自己有机会保送之后,努力拼搏了几个月,混到了毕业证,并且用这个保送名额换了一个工作,他反而要求着老于头履行当年的玩笑话。 为啥呢,闫解成没有胡萝卜引着,自然不会拼搏几个月,没有初中毕业证,他爸身上又有处分,找工作自然是处处碰壁,只能街头打零工过日子,闫解成又不是什么勤快人,赚的钱,在上交之后只够自己吃喝,这种人谁愿意嫁。只能是去找因为结婚要求的原因嫁不出去的于莉,他家也是一个大家庭,闫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