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 (第3/5页)
理手法解决,尽量使上帝视角不存在的同时,亦能有效控制情报和资料的描写。或许这样更能反映现实的局限性吧?毕竟就算是书中的作者,仍不是无所不能的。
Part2:技巧分析1)主角的观察借着主角观察到一些表面的资料,或是最基本的表情、动作,从而推演出心得。
比如对方脸红了,那就可以知道她是在害羞。
比较好用的字眼:看到、望到、听出、知道等等。
优点:最为简单快捷,亦十分之容易书写,主角的所见所闻尽能化作情报资料。
缺点:虽说是一种非常可靠,而且很有效的情报提供方式,但并不容易把握得好,一个处理不当,小心会造成大量资料灌入读者脑里造成消化不良,也就演变为某毒蛇曾提及的北京填鸭精神版。
2)“我”的猜测猜测仍是不离观察,只是要借助更合理的推论来说明。
例如加入对方的背景,平日的习惯,以往的经验,再来猜出对方的思想。
注意用的字眼:大概、估计、应该、可能、觉得、猜测、想来等等。
优点:非常好用的资料分析方式,而且能使读者加融入主角的思路历程,阅读时的投入程度得以大增。
缺点:思考过多只会造成文字上的拖曳,太过反复的思想挣扎更会让读者望而生厌。
3)旁人的信息这是最简单的手法,事情不清楚的话,弄个NP出来问个明白便好。
例子:江山如此多娇里就是利用各种各样的线人和朋友为主角王动争取情报。
优点:节省“我”四出寻觅情报的功夫,也省下了作者累赘的情报描写。
缺点:由于NP都有着各自的立场和身份,提供的资料并不一定可靠,而且深入的情报不应该太过容易从NP里得到手。
4)从后来得知的资料把事物都白纸黑字的写了出来,再在之后补上,也就是历史书的妙用了。
例子:说明某某人的背景,最后加一句——当然,我这一刻还不清楚,是后来才知道的。不过有点撒赖的味道就是。
或者:大陆年代记某某年,某大帝就在这一天遇上他的左右大将,并且踏上称霸天下的道路。
优点:历史类题材最为好用,同时适用于预告类的资料——即是预早知道事情的发生。
缺点:只能偶然为之,用多几次就会让读者大感烦厌,而且失去追看下去的悬念。
5)神眼这是最强大、最无敌、最卑鄙的技巧了……让“我”拥有特异功能,得到看穿对方思考的能力,从而把上帝视角合理化。
优点:不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却是万能万用天下无敌之神技。
缺点:根本就是作弊……推翻了第一人称的优点,把“我”当成作者,再把作者当成神,强烈不建议写手们采用。
6)通过外篇或短篇来进行补完利用多重发展的原理,其实可以解决第一人称的局限,从而提升故事布局和发展——即是进过外传形式的短篇,来为“我”视线外的剧情补完。
优点:用于实体书的话,其布局相当方便,在书的结尾加个短篇或外传之类就搞定,与主线有关,同时亦不失趣味性。
缺点:用在网文结构上比较麻烦,外传形式只能用于补完,不能作为主线剧情,大局控制上的效果远不及第三人称追尾优秀……)巧妙利用情报的真假制造悬念第一人称本来就是种重代入感强烈的手法,与内心活动的细腻性和层次性都是密不可分。正是因为这个缘故,这种技巧其实还隐藏了一个优点……相信很多人都没注意到,那就是情报的准确性与否带来的各种变化。
让读者看到冰山全貌的确不算高明,留有余地的空白,让读者从有限的资料中思考、猜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