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 (第3/5页)

然成为了一场大闹剧,以愤怒和争持收场,最后的结局还是一个未知数,但事态如此,已经闹得双方很不愉快了,由此可想而知最终的结果不会是“善果”。

而这事的起因是青花瓷主人向井先生的傲慢无礼与周志航的火爆脾气,他们两个人都是暴发此事件的导火线。

不过事已至此,他董先生已然放弃购买那东西的打算,出于民族大义,愤然地站在了周志航这一边,与他结成一条战线。

“董先生,黄师傅,以及各位朋友,”周志航犀利的目光扫向众人,朗声说道,“我早就看出来了,请你们耐心听我说来。”

“周老弟,你有什么话就解释吧,我们都在好好地听着,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大家一起替这件事做主,绝不能姑息养奸,让我们国家的东西变成赃物流落到战争罪犯后代的手上!”随后搭话的是一个周志航并不认识的鉴定师傅。

“谢谢你们的支持!”莫立明点头客气道。

他们说话之时,向井先生和山野龙面面相觑,表情麻木。

“黄师傅,你想必也清楚,”周志航目光投向黄德清的脸上,一五一十地说道,“元青花胎土在烧制的过程之中采用的是二元配方,即瓷石掺合高岭土,些原料中高岭土达20%。二元配方使瓷胎中三氧化二铝(AL2O3)的含量得以提高,这样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瓷胎在高温条件下的变形,保证了大件器物的制造,同时提高了烧制温度,使瓷化程度增加。

“在此基础上,当时候最大的官窑景德镇烧出了体型巨大的青花器,有直径近60厘米的大盘和高达70厘米的大瓶……元青花的烧造在近千年前,所取用的料是高岭土,那时高岭土当中的铁元素比较高的,制作出来的瓷器的砂底的边缘常出现粘砂或铁质斑点,少量器物由于胎土内含有铁质,在器物露胎部位经烧结呈氧化铁红色,俗称‘火石红’。

“碗、高足杯等小件器物则一般不见窑红,大罐、大瓶等大件器物的盖里面虽露胎,但不见窑红。也有些盘上留有工匠有意涂刷的较浅淡的铁红色砂底,并带有轮旋的旋纹痕迹……

“如果我猜得没错的话,你们仔细看下那个梅瓶底足上所泛出来的火红色颜色,应该比较浅而且显得不怎么自然。我是学地质的,对土壤的年代经变状况还是有所了解的,由于时间变迁,日晒雨淋各种大自然物质载体长时间的搬移现象会使得土中的某一些元素减少,比如‘瓷都’景德镇附近的高岭山区的土壤,其所含的金属氧化物或者有机质经过近千年的年代变迁加上人为原因就会慢慢地流失,总之是没有元朝时的那么浓厚了,所以相较之下会有所差别的……”

“还真是啊!”董先生禁不住伸手去翻看着那梅瓶瓶底,忽地,他倒抽了一口凉气说道,“周老弟,你的怀疑果真是有道理的!”

………【第二十五章 最精彩的鉴宝一幕(下)】………

在周志航那番铿锵有力长篇大论的解说之下,当事者之一的董先生便忍不住翻开那个青花梅瓶,果不其然,可见其足底无釉,浅浅地泛着一团或是一线的火石红的颜色,但那所谓的“火石红”,它的色泽看上去很淡,正如周志航刚刚所下的结论,还有些不自然。

有了周志航的这个指示,黄德清等几位师傅则全神贯注地在观察那个瓶子的底部情况了,尤其是底足上的火石红所呈现出来的状况。

此刻只见黄德清拿着放大镜在仔仔细细地察看着那小一片的火红石色,那些与周围砂胎呈色迥异的特别色彩瞧来,仿佛越看越觉得不对劲了,因为黄德清他的眉头渐渐地皱了起来,愈来愈紧。

在这同一时间里,黄德清他们关注于那个古式瓷瓶上某一局部的细微变化,而向井先生和山野龙都不由自主地变得更加紧张了,向井先生四肢正在不停的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