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部分 (第4/5页)

玺,并献给朝廷,便可以堵住这些悠悠之口,让魏国留一皇子做人质,一是为了让大晋朝廷相信魏国的诚意,二是为了保护冉闵的血脉,毕竟,冉闵也算是一代豪杰,在客观上做了不少有利于我大晋北伐的事情,而如今,河北一带政局不稳,冉闵的诸子留在邺城很不安全,而让他们前往建康城做人质就要安全的多,至于索要汲郡,除了方便后勤补给,还可以让大军更快捷的增援邺城,同时,驻扎在汲郡的大军,也是悬在魏国头顶的一把利刃,若是魏国君臣有非分之想,我军也可迅速做出反应,让其不能得逞。”(未完待续。。)

第六百八十八章 不得不答应

见华安如此解释,王三觉得很有道理,顿了顿,问道:“大哥提了这三个要求,魏国会答应吗?”

“魏国危在旦夕,除了我军之外,没人救得了他们,他们已经没有讨价还价的资本了。”华安轻声说道。

王三点了点头,轻声道:“大哥,那我们现在就集结大军,随时准备出发。”

华安看着眼前的地图,轻声道:“现在我军在武德和怀县一带,已经集结了四万主力大军和两万后备军团,六万大军增援邺城,暂时是足够了,待梁州军团的主力抵达,我军还可继续增兵数万,足以抵挡燕军南下。”

“大哥说的是,真希望梁州军团的两万主力和两万后备军团,可以快些抵达,这样,我军便有足够的兵马抵挡燕军南下了。”王三轻声说道。

“快了,也就这几天了,一旦梁州军团主力抵达河内郡,我军便可以抽出十万大军增援邺城方向,魏国在邺城集结五万大军不成问题,这样一来便有十五万大军阻挡燕军的南下,邺城可保无虞。”华安肯定的说道。

随后,华安根据斥候和聪士收集的燕军情报,开始仔细的分析燕军的战力,并根据燕军的战力,做出相应的部署。

燕军是清一色的骑兵,战斗力和机动力皆是一流,为了对付机动性和战斗力都很强大的燕军,华安决定让麾下将士多配备箭矢,以箭雨战术抵挡燕军骑兵的冲击。另外,为了减少大军的损失,华安并不打算与燕军硬拼,而是暂时采取防守的姿态,依托邺城周边的城池固守,并在己方占据优势的情况下,才与燕军野战,而且,就算取胜,也不继续向北推进。以免中了燕军的诱敌之计。

华安心里很清楚。燕军的兵力和战力都很强大,燕国的主要将领也很睿智,以目前的实力,仅仅能与之对峙。而不能取得全面的优势。为此。与魏国残余力量合作,抵挡燕军继续南下,成了目前最好的选择。

况且。有一句话叫养贼以自重,在十多年的戎马生涯中,华安麾下的兵力越来越庞大,负责管辖的土地也越来越多,而这自然会引起皇室的猜忌和畏惧,更让许多大臣会借机进谗言,但就是因为有了燕国、代国这样的强敌,朝廷需要自己统领大军与之对抗,因此,自然不会想办法削弱自己,而一旦燕国和代国全面溃败,并逃往辽东苦寒之地,自己的厄运也许就来了。

俗话说兔死狗烹鸟尽弓藏,在天下群雄并起的时候,朝廷需要武将南征北战,为皇室的江山社稷服务,而天下太平的时候,朝廷首先要除掉的便是手握重兵的将领,以安定社稷,这自然是华安不愿意看到的。

为此,华安知道,该是考虑一下后路的时候了,此事极为紧迫,万一有所迟疑,便是万劫不复的下场。

#####

从河内郡的怀县到邺城,至少有几百里的路程,但若是一路换马而行,一日的功夫也是可以抵达的。

而此时,魏国已经到了万分危急的时刻,为此,魏国使者派遣自己的心腹,以最快的速度,将晋军的态度送往邺城,而他自己则带领诸葛雄的一万大军,向着邺城快速行进,最多两三日,便可以抵达邺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