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部分 (第2/4页)

是记得不错,你是大和九年三月入营的,对不对?”大总管用很悠闲的语气说起了往事,仿佛两个多年未见的老朋友聊天一样。他的那副金色面具在烛光下显得十分诡异。提醒着杨昊丝毫不敢放松。

“难得大总管还记着。”杨昊自嘲了一声,“可惜不到一个月属下就被隔离审查了。”

“年轻人嘛免不了要犯点小错,自古以来这个‘色’字栽倒了多少英雄豪杰。好在你能迷途知返,为圣上屡立奇功。由正九品执戟一跃而为从五品横刀,自刺马营建营以来不过寥寥数人,你是他们其中的一个。这也是我宝历社的光荣。”

大总管说话的语速很慢,语言朴实无华,但带给杨昊的震撼却是难以用言语来表达的。这两年自己扎根边疆,孤身奋斗,丰州能有今天的局面,自己总算也薄有功劳。可上面似乎早已把自己遗忘,不闻不问不理不睬,自己在乐的自由的同时,心中的落寞也日甚一日。

“上赖圣上之福,大总管教导,下有将士们用命。杨昊并无寸功。”

“你不必谦虚。这些年你所做的一切,我都看在眼里。让你一个人独自挑起丰州这副担子确实有些不近人情,但我不想给你太多的束缚和压力。年轻人朝气蓬勃、敢闯敢干,这是天性使然。因循守旧、固步自封之徒也非天生如此,都是让官场陋习给逼出来。我不想宝历社的人都变成唯唯诺诺,因循守旧之辈,所以我要放开手让你们自己去试去闯,让你们在风雨中历练成钢。”

杨昊听了这些话,心里颇为感动,为自己一直误会“上面”感到羞愧和不安。这时让杨昊惊讶万端的事发生了,大总管突然摘下了面具。面具后的大总管年纪二十七八岁,棱角分明的一张脸,目光沉稳而坚毅。

“光王殿下。”杨昊慌忙起身参拜,他万万没有想到宝历社的大总管竟是光王李忱,李忱是唐宪宗李纯的十三子,当今文宗皇帝李昂的叔叔,也是宜春公主李晴的生父。杨昊曾在朝会上见过他几面,却没有留下什么深刻印象。李忱扶起了杨昊。

“我已禀奏圣上,擢升你为正四品横刀,以旌彰你的功绩。”说到这,李忱有些伤感地说道,“我能为你做的只有这些了。”

在刺马营的四个等级里,执戟低级最低远离核心,只能算是组织外围。横刀是刺马营的骨干部分,但低阶横刀(品级从五品至从四品)的权力也不算大,所做之事跟执戟没有本质区别,一样接触不到核心机密。但正四品以上的横刀就能接触到很多核心机密,加之“佩剑不出京”祖训的限制,长安城以外高阶横刀享有的权力待遇与佩剑基本是一个等级。

按照刺马营内部的规制,低阶横刀和执戟的升迁降退由大总管决定,高阶横刀和佩剑由皇帝亲自裁定。李忱的后半句话意味深长,高阶横刀和佩剑的升迁虽然不握在大总管手里,但推荐的权力还是有的,李忱的话是否在暗示自己即将离任。倘若事实果真如此,这场夏州之会就不那么简单了,杨昊觉得自己正被卷入一个漩涡。刺马营高层的斗争从来都没有停息过,这一回自己将不再是一个旁观者。

“谢大总管栽培,属下赴汤蹈火在所不惜。”

“说得好。”这或许是李忱盼望已久的一句话,他拉着杨昊的手,“你也是从大明宫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人。多余的话我就不多说了。阉贼当道,误我大唐,我辈儿女,热血愤张。”李忱用刺马营入营歌里的四句话作为这次谈话的结束语,用意表达的十分恰到好处。

杨昊送走李忱后,料定还会有人来找自己。大总管要做施恩惠于人的圣贤善人,就不能把有些话说的太白,但有些话不说又无法让人明白,所以圣贤的身后总会跟着一个“小人”。杨昊伫立在小院门口,静等那个“小人”的出现。

“恭喜杨刺史,贺喜杨刺史。”

随着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