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部分 (第4/5页)

,必然不能持久。”

穆良芳道:“大人此言差矣,他营中粮草堆积如山,连地上铺路都用的是整包的粮食。我恐其中有诈,特意暗中查看,都是货真价实的上等大米。指望他缺粮退兵,只怕是三五年后的事情了。”

一旁的柴琪插嘴道:“我看爹爹还是少打他的主意,清泉说了,这个人鬼着呢。刘德三、曲处机、刘沔这样的人都不免败在他的手下,您拿什么跟他斗?靠柴红月这样的草包?还是靠城里那些只会吓唬老百姓的草头兵?”

柴上研瞪了柴琪一眼,喝道:“这里有你插嘴的份吗?”

柴琪依旧冷着脸说道,“您也到外面去听听,看看百姓们怎么说:西宁军要是攻城,他们就打开城门献城,到那时,您,就是想做刘德三、曲处机,只怕还不够格呢。”

柴上研讶然失色,急向穆良芳投去询问的目光,穆良芳讪讪地笑了笑道:“城中确实是有些谣言……”

柴上研嘘叹了一声,低下了头,过了半晌激动地说道:“我这么做,还不是要为河东多争利益?既然都不领情,我又何苦里外不是人。”他跳起来对穆良芳说道:“那就再辛苦你一趟。明日辰时整,我打开太原六门,迎他进城来。河东这档子事,谁爱管谁管,反正从此与我无关了。”

二月初八日,天空晴好。

辰时整,虎营、锋矢营、烈火营、飞虎营、骁骑营由太原城西门进城,横穿整个太原城进入城东的大校军场,太原百姓万人空巷,争相一睹西宁军风采。尽管心里有一百个不情愿,柴上研还是率河东文武出迎,代表河东官民答谢西宁军南下助剿叛匪。

杨昊一向不喜欢这些场面的东西,除了必到的场合,他把所有的应酬都交给了张伯中。在杨昊看来,柴上研跟后世那些政客没什么两样,趋利避害,见风使舵,明火暗刀的功夫运用的炉火纯青。

让这种人留在河东将来势必成为自己的阻碍,连庸虽然占据了夏绥,自封留后。但他资历尚浅,在李昂和朝中一干守旧大臣的眼里他还没有资格做一镇之主,那么就把柴上研运作到夏绥做节度使,让他和连庸互相牵制,那倒是一件妙不可言的事。

杨昊让张伯中评估一下运作的成本和难度,张伯中得出的结论是利大于弊。杨昊于是下定决心,他将此时交由曲清泉全权处理。曲清泉对柴上研的出尔反尔早已有所不满,对柴上研设计害死骆卫辰,而极力撮合自己与柴琪的婚姻更感厌恶。接受杨昊交代的任务后,曲清泉便携带巨款离开太原去了长安。

第38章 尘埃落定

世上的事就是这么令人难以琢磨,当初杨昊费尽心机把裴度请到河东来,本想借他的盛名稳住河东局势,继而在他的名下把持河东军政。因此当朝廷诏令裴度出镇河东后,杨昊显得既兴奋又紧张,他指示曲处机、穆兰青等驻京人员,尽一切可能阻止裴度携带洛阳亲信进河东。

裴度倒是颇有元勋重臣的风范,他赴任河东时身边只有五名学生跟随,这五人都是未经阵仗的清谈玄士。杨昊稍稍松一口气,但形势突然发生了逆转。

先是有御史上表参了柴上研一本,柴上研随即被革职查办,继而流配岭南白州。裴度不动声色地为自己扫清了赴任河东的最大一个障碍。柴上研的突然倒台,使得杨昊费尽心机与他订立的密约,突然变得一文不值。这还不算完,裴度在来河东的路上,擢升穆良芳、骆莱为河东节度副使,同时又命穆良芳兼任左军都督、忻州刺史,骆莱兼任太原少尹。而他自己则是集北都留守、太原尹、河东节度使三大要职于一身。

本来一盘散沙的河东各派瞬间团结在裴度身边,太原城的五万驻军,似乎只在一夜之间,就由五万只可任意宰割的绵羊,变成了环伺在杨昊四周的五万匹饿狼。一股无形的压力压的杨昊喘不过气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