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 (第2/4页)

未免太做作。

谁知,前些时候,锻炼抗干扰能力的机会却不求自到。那段日子,白天忙单位里的一摊子事情,把读书、写作都放在了晚上。棋院宿舍里,夜深人静一个人面对着电脑,工作效率还是挺高的。偏偏,不知从哪一天起,隔壁来了一对小夫妻。虽然至今仍与邻居尚未谋面,但对他们我却有着尴尬的熟悉。

宿舍墙壁的隔音效果实在太差,隔壁只要一回来人,流行音乐马上开始高频率播放。接下来,女人带有调情味道的欢爱之声便一浪接一浪传来,充耳不闻实在很难。声音飘进耳朵里,令自己有偷窥他人隐私的无奈。

刚开始的时候,声音一来便坐立不安,然后苦笑着继续对着电脑显示屏,自己的文章无从下笔,棋谱更成了摆设。但事情总得做呀,硬着头皮坚持,后来在这样的“音响效果”下工作也渐渐适应了。

这篇小文也是在夜晚某种特殊的声音伴奏下完成的。奇怪的是,当心中认可了某种现象的存在并把注意力集中在另一件事情之后,原来令人坐如针毡的声音反而根本听不到了。看来,事物面前,人的主观意志还是占主导地位。心静自然凉,想做的事情就一定能做到。

其实,我这里对“噪音”一点没有抱怨的意思,集体宿舍本来就需要互相包容,我反倒应该庆幸的是自己的抗干扰能力得到锻炼机会。

随意记下自己的心得,希望隔壁的小夫妻不要看到这篇文章。就算看到了,也一笑而过。我确实想当面谢谢他们。

看不懂

粉色温柔……

母亲是从东北一个小县城的农村里考上清华大学的,大学毕业后留在北京工作,后来组织了家庭,有了我。时代变革和生活中的风风雨雨对母亲的改变并不大,六十多岁的人了,母亲为人处事还像孩子一样善良单纯,她是一个很低调的人。

小时候父亲在部队工作,母亲一手把我拉扯大。在我的心目中,母亲一直是最重要的人,对我的影响也最大,很多人都说,现在的我很像母亲年轻的时候。

记得1991年我第一次拿世界冠军的时候,一下子从默默无闻变成了公众人物,生活因为一个比赛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被采访的对象当然也包括母亲,谁让她是冠军的妈妈。记忆里印象最深的不是母亲开心的笑脸,而是她一遍又一遍地回答完记者提问之后总要补充的几句话,“谢军是个普通的孩子,她以后的路还长的很,拜托大家别把她捧得太高了。”

十几年过去了,我踏着沉稳的脚步前行,该去打世界比赛的时候就收拾行装,该去读书的时候就去学校,该做饭了就去菜市场,女儿三十多岁的人生轨迹应该没有太让母亲失望。按照她的话说,“总算没有迷失自我。”

一直以为,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是自己的事情,可这些年也发生过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比如参加单位组织的年度体检,排在医院里等候体检的队伍中,不时会有人问“是谢军吗?”笑笑,算是肯定的答复。“你怎么也到这――里来排――队体检?”话语里透着替我惋惜。几句话把我问得莫名其妙,到医院体检怎么会走错地方,难道就因为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做出过一点成绩,常规体检也要来个世界级水平的?

体检的经历还算友好,最让我难堪的是一次坐公共汽车的经历。在学校读书,同学大多尚未参加工作,所以去不太远的地方也随大溜坐公交车。那次,拥挤的车厢中碰到了个主儿扯着脖子喊:“嘿,今儿我们可中奖了,你们看车上有谁。。。。。。”这样被众人盯着看的感觉一点没有安全感,外表尽量保持方寸不乱心里却很烦。到了下一个停车站,也不管是哪里赶紧跳下车,有点落荒而逃的样子。

这个世界有太多令人看不懂的东西,也许,“名人”就应该有名人的样子,不该去菜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