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部分 (第4/4页)
也是省委支持松阳建港的初衷。由此来看,在瑞东省沿海发展这一课题上,越是薄弱就越要加强,那符合长远利益。
长远利益?万军一听笑了,说现在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瞬息万变,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只有抓住眼前的优势项目加快发展,获取极大效益才是王道,谈长远利益,容易脱节。
潘宝山一听这话愣了一下,对万军的表现有点纳闷,多日不见,他还长能耐了?说起话来明显有了些分量。不过越是这样,就越不能示弱,否则会助长他的嚣张气焰。
于是潘宝山随即便发出一声冷笑,说自古有话,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说的就是要从长远着眼,如果引申一下,也可以理解为着眼全局谋划大局。目前,省委着眼的就是把瑞东的沿海五市作为一个整体来加强,其前提就是要相对均衡发展,不能出现长短腿,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形成相互配合发展的局势,进一步打造“海上瑞东”的梦想。
“海上瑞东”,是潘宝山一个不成熟的构思,他认为瑞东的下一步发展要依托海洋资源才能获得足够的动力,瑞东内陆的发展,太缺少资源环境的支撑。这个构思,潘宝山想等考虑成熟以后再向郁长丰详细汇报,但现在迫于强势压制万军的需要,只好提前抛了出来。
万军听后果真一时没了话说,刚好,贺高生又插上了话,说鉴于形势需要,投资松阳港也不是不可以,只是要适度,而且还要边投资边观察效应,同时,还要做好监督和指导,确保钱用在刀刃上。
贺高生算是给万军布了个台阶,他明确提出了投资的诸多前提,这就相当于是加了很多束缚,并非钱一放出去就不管了,所以,万军也就不再说什么。
局面总的来说对潘宝山有利,他也不多言,此时他所想的是,贺高生说的适度投资是多少。
会后,潘宝山单独到贺高生的办公室,打探口风。
“贺主任,感谢你在会上的大力支持啊。”潘宝山见面就说感谢的话。
“嗳,那是应当的嘛。”在没有外人在场的情况,贺高生并不拒绝潘宝山的谢意,“因为潘主任你说的有道理,我如果不支持的话,那还说得过去?”
“贺主任深明大义,让人佩服。”潘宝山很客套,“我想多问一句,不知道会上你表态的适度投资,大概的数额是多少?”
“哦,这个啊。”贺高生吸起了冷气,“实不相瞒,我也没个数,毕竟在这种位子上我还是第一次,有些事拿不准轻重。潘主任,你觉得多少合适呢?”
“呵呵,我也一样啊,在这块工作上也是个生手,没个准。”潘宝山笑道,“所以才来向贺主任你请教嘛,早点知道投资数额,我也好早作部署打算,争取把资金投到最需要的地方。”
“嗯,早筹划好,能让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更大的效应!不过在投资数额上,还谈不上请教,我们商议,商议啊。”贺高生对潘宝山的谦逊颇有好感。因为沿海开发集团在级别设置上有点特别,属于带级制,就是原本是什么级别,来之后还是什么级别,所以,潘宝山是正厅级,而他还是副厅级,比他高半个级别的人,对他说话完全没有一点架子,还有足够的尊重,好感自然而生。
“哪能商议呢,贺主任,董事会的事其实我是插不得嘴的。”潘宝山摇摇头笑道,“顶多也就是像今天这样,列席一下董事会,而且只能听不能说。不过今天我是说话了,好在只是作为工作需要的背景xj待,并不是出谋划策。”
“呵呵。”贺高生仰头笑了起来,道:“潘主任,我看要不这样吧,适度到底是多少就暂且不管了,我不是说过要边投资边观察嘛,实在不行就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