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部分 (第2/5页)

这碧螺春主产于太湖的洞庭山,原本民间最早称之为‘洞庭茶’,后来又有了个俗名,叫做‘吓煞人香’,早在唐末宋初时,便被列为贡茶。”

硕海经典著作之类虽看的不多,但对地方志,传说类总是会被吸引,尤其是国之特色为甚,于成龙的一番碧螺春的由来,他也是早有耳闻,此时,颔首道:“洞庭碧螺春产区是我国著名的茶、果间作区,茶树、果树交错种植,根脉相通,令碧螺春茶独具茶香果味,可在下所讲的这来历,源于一段传说。”

“哦?你这儿还有个不为人知的传说呢?快快道来。”康熙一边品着香茗,一边好整以暇的听着硕海讲碧螺春的传说。

硕海并不着急,端起茶细细的品了一口,润了润喉咙。这才神秘的开始道来:“相传在云昔年,太湖西洞庭山上,住着一位名叫碧螺的姑娘,东洞庭山上,住着的一位名叫阿祥小伙子,两人深深的相爱着;

某年的早春一日,太湖中突然跃出一条恶龙,蹯踞湖山,强使人们在西洞庭山上为其立庙,且要每年选一少女为其做‘太湖夫人’,太湖人民不应其强暴所求。恶龙扬言要荡平西山,劫走碧螺;

阿祥闻讯,怒火中烧,为保卫洞庭乡邻与碧螺的安全,趁夜潜游至西洞庭,手持渔叉,与恶龙决一死战, 这一战就是七天七夜,双方都已俱负重伤、筋疲力尽,阿祥昏倒在洞庭之滨,乡邻们赶到湖畔,斩除了恶龙,将血泊中的阿祥救回村中;

碧螺姑娘为报答阿祥救命之恩,亲自煎药,照料阿祥,可阿祥的伤势太重,生命垂危;

一天,碧螺寻草药,来到阿祥与恶龙博斗之地,忽然发现那儿长出一株枝繁叶茂的小茶树,这可是阿祥与恶龙博斗的见证,应该把它好生培育啊,到清明前后时,小茶树长出了嫩绿的芽叶,碧螺便以口衔茶牙,回家泡给阿祥喝;

说也奇怪,阿祥喝了这茶,病居然大有起色,阿祥得救,姑娘满心欢喜,便将采摘‘仙茗’之事告知了阿祥,碧螺每日清晨上山,将饱含晶莹lou珠的新茶芽以口衔回,揉搓焙干,泡成香茶,以饮阿祥;

二人憧憬着未来美好的生活,阿祥的身体渐渐复原。可碧螺却因天天衔茶,以至情相报阿祥,渐渐失去了原气,身体再也支撑不住,终于憔悴而死;

阿祥万万没想到,自己得救,却失去了善良的碧螺姑娘,他悲痛欲绝,将姑娘埋在了洞庭山的茶树之下,以告慰碧螺的芳魂,并把这株奇异的茶树称之为碧螺茶;

从此,阿祥努力培育茶树,采制名茶,便有了这后来名贵的碧螺春。”

硕海讲完,端着茶碗,凝视着杯中已完全泡开的碧螺春,他竟被自己所讲的传说给感动了,人世间什么最美?是善良?是真爱?亦或是其他?

康熙蹙眉思索着,片刻后正色道:“人之大善胜于大恶,这是千古不变的事实,作恶多端遗臭万年,仁慈善良流传百世,只可惜那碧螺姑娘,没能和她心爱之人有个善终,不过这碧螺春茶却是茶之极品,‘从来佳茗似佳人’,这话说的一点儿都不假。”

于成龙望着茶碗,沉默不语,此时他在想什么,怕是只有他自己知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三人不约而同的再饮了一口茶。

【……【下册 宫闱沉浮】 第七十三章 吓煞人香……】@!!

第120…180章 【下册 宫闱沉浮】 第七十四章 共商大计

第七十四章共商大计

康熙此次出征。真可谓是一路顺畅,从京城出发至金陵,再从金陵至福州,一路无惊无险,即使海上偶遇大雨,却也并未激起难以抵挡的风浪,船行依旧。

这日清早,硕海、康熙等人终于到了福州,休息片刻,便又从福州马不停蹄的前往了金门。

金门位于福建东南海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