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部分 (第2/5页)
。集团军中,除了原有的第8、第9、第15集团军外,又增加了薛岳的第19集团军、刘建绪的第10集团军,稍后,又调来廖磊的第21集团军。
9月21日,前线部队部署也做了调整,以应对作战需要:第15、第19集团军编为左翼兵团,陈诚为总司令,下辖3个军团、江防军总司令部及总预备队,共约16个师、2个要塞司令部、4个独立团、1个江苏保安队;作战地域为?藻浜以北的万桥、罗店、广福地区;第9集团军为中央兵团,朱绍良(取代因病调任大本营管理部任部长的张治中)为总司令,下辖7个军18个师、1个独立旅、1个炮兵旅、1个淞沪警备司令部和1个上海保安总队;作战地域为北站、江湾、庙行一线及其以西地区;第8、第10集团军为右翼兵团,张发奎为总司令,下辖10个师、3个独立旅、3个新编旅、1个中央军校教导总队和1个岸防部队;作战地域为苏州河以南至杭州湾北岸地区。加上不久后赶赴上海参战的第21集团军及川军刘湘部5个师,国民党军总兵力已达70个师、70余万人。
中队转入防御后,日军开始发动大规模进攻。9月22日,日军集中主力猛攻固守罗店的左翼军阵地,防守这里的第18军和叶肇第66军拼死抵御,阵地屹立不动。次日黎明至24日夜,日军复以两个师团持续冲锋,第159师、第160师遭受重大伤亡,阵地全毁,守军无一幸存。
然而日军也付出了惨重代价。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部鉴于日军有以主力于宝浏公路两侧地区击破左翼军之势,为保存实力,持久消耗敌人,乃命令左翼军各部队逐次转入第二线阵地防守,相机打击日军。这时,松井石根见从侧翼突入包围中队的企图无法实现,于是决定改分割包围为中央突破,集中兵力进攻?藻浜一线。
10月1日开始,日海军、航空兵协同地面部队发起新的攻击。北路以山室宗武第11师团指向广福、陈家行;南路集中第3、第9、第13、第101师团强渡?藻浜,向大场、南翔进攻,以切断大场至江湾地区守军与外界联系,使之成为孤军。10月5日至9日,中国方面第8、第59、第61、第67、第77、第90师及税警总团等部队连日与敌浴血激战,因牺牲重大,无力再战,相继退出阵地。9日起,日军再度集中海空军火力,配合步兵向?藻浜南岸强攻,中国守军轮番上阵抵抗,经数昼夜血战,始得稍稍遏止日军攻势。
(鞠躬感谢园林小子同学的慷慨打赏~)
第113章 防守!
整整一个月,孙翔和飞行队,每天睡眠时间仅仅在四个小时左右,不停的高强度作战甚至有飞行员坐在飞机上睡着的情况发生!!
看到淞沪会战,孙翔才真正明白个人力量就是个P,就算是以孙翔现在的技术面对20架敌机的进攻也只有逃跑的份,上次一对十几的空战,那完全是运气,一开始空战的时候孙翔以为有人回来支援,完全是缠斗,没想到一上来几次攻击全部奏效,这下子对方自己也晕了头才,让他猛的跟吕布似的,你要再让他来次一对十几的战斗,还指不定谁胜谁败呢!
深知人多力量大的孙翔,一开始怎么也弄不明白,你说这中队的人是越来越多了,可是为什么战斗力却越来越低?随着战争深入,孙翔在天上算是看明白了,中队的指挥系统很烂!相当烂!中下级军官的组织很没条理性,很多东西直接照搬书上的知识,太教条化了,而且经常是和日军硬拼,日本人的火力很猛,装备很好,火力配备很均匀!
反观中队,器械不齐整,指挥不力,各派系互相倾轧,猛则猛,但是没把力量用到关键地方上!有好几次地面部队指挥失误,都是孙翔用无线电通知地面指挥官改变进攻方向而产生奇效的!
反正看来看去就感觉一个词:不专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