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部分 (第4/5页)
,北边的大爷可没有我们的好耐性,就你这样的,准给你抓到监狱里头去。”
“哎呦,那他们的心眼可太好了,到监狱里头,要饭花子可不愁吃饭了!”
士兵看着要饭的没脸没皮的德行,狠狠的摆了摆手,“滚吧;别烦老子。”
要饭的点头哈腰,一路出了内黄,到了城外之后,要饭的突然将牛骨板扔在了一边,撒腿就跑,速度比兔子还快,一直跑到了十几里外,上气不接下气的时候,从一旁的小树林突然跑出了两个人。
“三当家的,您可回来了,大当家的都等不及了!”
“城里头查的紧,我也是费了好大劲,才跑出来。”
要饭的这时候全然没有惫懒的神情,相反格外的凝重,到了树林里头,一个黑大汉正等着他。这个黑大汉比别人都高了一头,脸上几道交错的疤痕,格外的狰狞。
“老三你可算回来了,快说说吧,怎么救老二他们。”
“大哥,二哥他们被关在了监狱里头,守卫很严,而且明天看样子清军的大部队就要过来,城门都要关起来,能不能救出人来,就看今晚了!”(未完待续。。)
第一百九十三章 天地会
自从有了通联南北的大运河,围绕着这条黄金水道就形成了庞大复杂的利益关系,渐渐的漕帮就应运而生。
李金鳌是漕口家族出身,所谓漕口就是有一定知识水平的文化人,熟悉漕运规矩,能够和朝廷掰扯道理,说白了,就是运河上的乡绅。
朝廷盘剥无度,小户生存不下去,就要求着漕口帮忙,而漕口靠着熟悉法规,迫使漕运衙门少收钱,从中渔利。李金鳌的父亲就是著名的漕口,一张利嘴能把死人说活了,有一大批商户靠着李家活着。
可是自从崇祯年来,战乱不断,漕运也频频受到影响,不时有土匪抢掠。李金鳌光靠着一张嘴已经不行了,因此就招募了一大帮的大手,成了运河上黑白通吃的人物。
不过好景不长,随着清军入关,漕运断绝,再加上清军抢掠无度,李金鳌没法在运河上混了,就只能带着上千兄弟,到了大名府一带,和当地的土匪混到了一起,还收了两个结拜弟兄,成了一伙势力不小的土匪。
小树林之中,李金鳌和老三翁忠书对面而坐,翁忠书就是那个办成要饭的,混进城里的,他很了解内黄的情况。
“大哥,如今内黄守军只有五百多,全都是当初的衙役,剃了头,就成了清军,没什么战斗力,咱们趁着晚上偷袭,或许能救出二哥他们。”
李金鳌长出了一口气:“三弟,你有把握吗?”
“没问题!”翁忠书咬着牙说道:“城里头百姓也早就不满清军了。咱们杀进去,正是顺天应人。”
“老三,救人容易。那接下来该怎么办?”
“大哥,我看只有逃到南方了,咱们有这么多人,大明诏安了咱们,好歹混个一官半职。要是不给,咱们就继续当土匪!”
翁忠书是个有心计的人,李金鳌听完之后。拳头狠狠的砸在了石头上面,“就这么干了!”
李金鳌他们将手下的兄弟全都召集起来,足有一千三五百人。翁忠书他们早就让一些弟兄乔装改扮。混进了城中。
一切都准备妥当,到了一更十分,李金鳌带着人马悄悄的接近了内黄县城。离着城门还有三五百米的时候,突然看到了城头亮起了三团火光。李金鳌大喜过望。正是他们约定的信号。
“弟兄们。跟我冲啊!”
李金鳌当即带领着一千多人,向着城门冲了过去。果然城门大开,李金鳌和翁忠书成功进城。手下弟兄们也一个个舞刀弄剑,以为大功告成。
可是就在这时候,四周突然火把闪耀,内黄县令苏光水带领着衙役兵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